[实用新型]频闪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3143.2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3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则座真史;龙麻衣子;吉田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10/06 | 分类号: | F21S10/06;F21V3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杨勇;郑建晖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频闪仪 | ||
1.一种频闪仪,包括:
光源;
镜片,位于光源的前方;
操作板,对光源进行操作;
电源供给部,给光源和操作板供电;
轴向延伸的筒状的框体,光源位于所述框体的前方,操作板位于所述框体的后方;
环状的光源支撑框,支撑光源且连接至框体的光源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支撑框在内表面靠近其后端面处具有朝向径向内侧突起的凸起部;
所述凸起部的后端面与框体的前端面接触;
所述光源支撑框的位于所述凸起部之后的第一内表面部分接触所述框体的与其前端面连续的外侧面;
所述第一内表面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凸起部的后端面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支撑框在前端面处具有向后方凹陷的镜片对置部,
所述镜片对置部的前端面与所述镜片的后端面接触,
所述镜片对置部的径向内表面与所述镜片的侧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频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频闪仪包括多个由发光二极管构成的所述光源,并且还包括:
光源用基板,光源被配置在光源用基板上;以及
光源用基板支撑板,光源用基板被支撑在金属制光源用基板支撑板的前面,光源用基板支撑板的后面与光源支撑框接触,且被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频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部分与框体的外侧面对置并形成一间隙,所述间隙在所述第一内表面部分的前端处的径向的距离不同于所述间隙在所述第一内表面部分的后端处的径向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频闪仪,其特征在于,光源支撑框的所述第一内表面部分的内径从前至后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频闪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框体的外侧面之间存在粘接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频闪仪还包括具有弹性的“O”型环,所述镜片对置部的前端面具有朝向后方凹陷的第一弹性部件容纳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容纳部容纳所述“O”型环,所述“O”型环被夹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容纳部和所述镜片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频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的后端面的外周也具有朝向前方凹陷的第二弹性部件容纳部,所述“O”型环被夹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容纳部和第二弹性部件容纳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频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频闪仪还包括金属框,所述金属框被配置在镜片前面的边缘,镜片被夹且固定在光源支撑框和金属框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频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频闪仪还包括用于保持所述操作板的操作板支撑框,所述操作板支撑框在其前端面具有框体对置部,所述框体对置部的前端面与所述框体的后端面接触,所述框体对置部的径向内表面接触所述框体的与其后端面连续的外侧面,所述框体对置部的径向内表面的长度大于所述框体对置部的前端面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频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板被所述操作板支撑框支撑为所述操作板的上端相对于轴向成锐角。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频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频闪仪还包括橡胶罩部件,所述橡胶罩部件被配置在所述光源支撑框的外表面,覆盖所述金属框的前面。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频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覆盖所述多个光源,并且在其后表面具有对应各个光源的曲面,所述镜片为一体形成的单个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频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沿轴向延伸,并且其横截面为多边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频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在其内表面上具有沿轴向延伸且朝向径向内侧突起的多个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31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