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具清洗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62919.9 | 申请日: | 2013-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0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盛时永;程文峰;陆友锋;杨明静;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7L15/00 | 分类号: | A47L15/00;A47L15/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餐具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校食堂和快餐店的餐盘清洗机械,具体的说是一种餐具清洗机。
背景技术
目前,各学校和快餐店均为人工清洗餐盘,这样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工作效率低,污水排放量大,水资源二次利用效率低,而且长期从事此工作,对人的手部皮肤伤害大。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实现水资源可循环利用、自动识别清洗的设备,即一种餐具清洗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餐具清洗机,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自动识别清洗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餐具清洗机,由支体架、控制器、紫外线消毒灯、挤推装置、传送装置、清洗装置和收集装置组成,控制器安装于支体架的上方,紫外线消毒灯安装于传送装置的上方,在清洗过程中对餐具进行杀菌消毒;挤推装置位于支体架的右侧,挤推装置由箱体、一号支撑座、一号电动推杆、支撑圆台、二号支撑座、二号电动推杆、三号支撑座和推板组成,一号电动推杆底端固定在一号支撑座上,一号支撑座与箱体底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支撑圆台固定在一号电动推杆顶端,支撑圆台用于餐具的存放,二号电动推杆底端固定在二号支撑座上,二号支撑座与箱体后侧通过螺栓连接,并与一号电动推杆垂直安置,三号支撑座与箱体左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推板与三号支撑座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推板位于二号电动推杆正前方,该装置可实现自动挤推餐具进入传送装置的功能;传送装置位于支体架的中部位置,传送装置由两条传送带、带孔滤网、四个同步带轮、两根转轴和电机组成,带孔滤网固定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安装在同步带轮上,转轴穿过同步带轮并安装在支体架中部位置,电机与转轴一端相连,该装置用于餐具的输送;清洗装置位于传送装置的上下部位,清洗装置由两个水泵、红外传感器、四个高压水枪、一号水管、过滤网、吸油棉、水箱和二号水管组成,两个水泵安装于支体架上方,红外传感器固定在传送装置的右上方,通过识别和延时来实现自动清洗的功能,四个高压水枪分别对称安装在传送装置的上下部位,一号水管一端和水泵相连,另一端分别和四个高压水枪相连,过滤网安装在传送装置的下方,吸油棉安装于过滤网的下方,并位于水箱的正上方,其用于过滤废渣和吸收油渍,水箱安放在支体架的底部位置,二号水管一端置于水箱内,另一端与水泵相连,该装置可实现水循环和自动识别和清洗餐具的功能;收集装置位于支体架的左侧,且与支体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收集装置由支架滑轨、收集箱、减震弹簧、隔板和两个烘干装置组成,支架滑轨位于支体架的左侧,并与支体架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收集箱位于支架滑轨的左下侧,用于存放洗好的餐具,减震弹簧一端固定在收集箱底部,另一端固定在隔板上,用于消除餐具滑落到收集箱内时产生的振动,两个烘干装置分别对称安装于收集箱内部两侧,对餐具进行烘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餐具清洗机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调节控制方便、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它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和自动识别清洗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挤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收集装置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图中1.支体架,2.控制器,3.紫外线消毒灯,4.挤推装置,5.传送装置,6.清洗装置,7.收集装置,401.箱体,402.一号支撑座,403.一号电动推杆,404.支撑圆台,405.二号支撑座,406.二号电动推杆,407.三号支撑座,408.推板,501.传送带,502.带孔滤网,503.同步带轮,504.转轴,505.电机,601.水泵,602.红外传感器,603.高压水枪,604.过滤网,605.吸油棉,606.一号水管,607.水箱,608.二号水管,701.支架滑轨,702.收集箱,703.隔板,704.减震弹簧,705.烘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29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药盒
 - 下一篇:一种基于HMM/KF稳态反馈的数字滤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