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坯导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2631.1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0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勇;谢孝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6 | 分类号: | B21B3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04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坯导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制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板坯导卫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热轧厂的粗轧机进口侧设有立辊装置,用于控制板坯宽度,该套装置中的板坯导卫装置安装在粗轧机进口附设立辊牌坊上,位于两个立辊中间。由于D7-13辊道和机架辊之间的跨度非常大,当大立辊对板坯进行宽度控制时,利用板坯导卫装置的两个导轮托起板坯,对板坯的宽度控制起支撑作用,因此该板坯导卫装置的作用非常重要。
原有板坯导卫装置的每个导轮内安装有两个双列圆柱滚子轴承,轴的中心线上开有油孔,用来润滑轴承。轴的两端通过压块压在导卫框架的凸形槽里面,用内六角螺栓将压块固定在导卫框架上。由于轴的两端切有平面,与压块的接触面为平面,所以轴是固定不转的。当有板坯经过时,两个导轮托起板坯,起支撑作用。
在现场实际运用中,板坯导卫装置的使用情况不尽人意。由于板坯头部在自重作用下会下垂并形成扣头,并且板坯是来回被轧制3~5个道次,导轮会间歇性的承受逆时针力f1和顺时针力f2。导轮宽度只有210mm,而轧线上粗轧进口辊道的辊子工作面宽度为1780mm,可见,导轮与板坯接触点所承受的应力比进口辊道辊子要大很多。
在情况严重时,即f1或f2很大时,导轮内部的轴承会被压溃,直接导致导轮卡死不转,此时若板坯经过,板坯底面极易被划伤,造成板坯表面质量问题。
由于中间导卫装置在两个大立辊中间,点检员在设备运转时很难发现导轮卡死现象。所以每次导轮卡死后,会造成大量板坯表面质量问题,等质检站反映质量问题后,再停机更换备件,将造成大量的废板以及非计划停机时间的增加。可以说,对于中间导卫装置的点检,被动性很强。
为了防止压块上的螺栓松动,板坯导卫装置被装配后,压块与导卫框架焊接死,每次轴承损坏后,只能整套更换。由于一套板坯导卫装置最多只能使用2个月,故每年花费的备件费用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板坯导卫装置,降低板坯导卫装置维护成本,减少导轮卡死故障,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板坯导卫装置,其包括,导卫框架,其纵向设置两个容置槽,对应该两个容置槽的导卫框架侧壁设固定凹槽;两个导轮,其工作面上开有至少两个环形槽,导轮内设与之键连接的轮轴;四个轴承座,分别设置于所述导卫框架两个容置槽对应的两侧壁上的固定凹槽;轴承座内设置轴承,所述的两个导轮轮轴设置于轴承内;过渡架,其为由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条形导板形成的框架结构,条形导板间间距对应导轮工作面环形槽,条形导板的两端部插入导轮环形槽内;条形导板间还设若干滚轮,滚轮顶面突出于条形导板的工作面;过渡架固定于所述导卫框架两个容置槽之间的框架上。
进一步,所述的轴承为滑动轴承。
所述的导卫框架工作面过渡处为弧形斜面过渡。
所述的轴承座固定于导卫框架设计成插入式结构。
所述的导卫框架固定凹槽上部端口两侧内外面开设有凹槽形成凸起,所述的轴承座上部两侧设凹槽,以此插入导卫框架固定凹槽上部端口两侧的凸起,并由固定螺栓自轴承座外侧面将轴承座固定于导卫框架。
所述的轴承座顶部开有油孔至滑动轴承外圆。
本实用新型根据对现有导卫装置的结构和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而进行改进的一种新型的板坯导卫装置,这一装置不仅对轴承和压块形式进行改进,轴承由原来导轮中间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改为轴套式滑动轴承由二侧轴承座分担,压块处用插入式轴承座代替,由原来的单导轮转动,轴不转改为导轮带动轴一起转动。由于二个导轮之间跨度大,在其中间增加过渡架,过渡架上安装有多组滚轮,更加有利于板坯的运行,对板坯的表面质量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过渡架头部插入到导轮槽内,这样更有利于板坯头部的过渡。过渡架的工作面与导轮顶部切面保持一距离,使受力点力相对改进前上移,此时不管力多大,对导轮所造成的冲击力会降低,加上设计中二侧采用滑动轴承,使得轴承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即不会压溃轴承,也解决了导轮压溃卡死的问题。
导卫框架工作面过渡处为弧形斜面过渡。此时,导轮的受力点力相对上移,对轴承的冲击力减小了很多,也很大程度减小了对轴承的冲击力,有效地保护了轴承,延长了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2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板表面异物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冷轧管机管缝检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