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水气分离冷却真空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1306.3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5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段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欧博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39/02 | 分类号: | F16N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 冷却 空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水气分离冷却真空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提供的设备中,一般对油水进行分离,或者对水气进行分离,工作效率低、工艺复杂且真空泵的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分离油水气的油水气分离冷却真空箱,工作效率高、工艺简单且真空泵的使用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水气分离冷却真空箱,其包括:油气分离箱1、水箱6和水汽分离箱7,所述水箱6设置在油气分离箱1的一端,所述水汽分离箱7设置在所述油气分离箱1的一侧,所述水箱6中装设有浮球5,所述浮球5通过支杆连接有第一橡胶球4,所述第一橡胶球4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二橡胶球3;
所述油气分离箱1上装设有下卡块12,所述第二橡胶球3装设在上卡块11内,所述下卡块12的开口朝下,所述第一橡胶球4装设在所述下卡块12的开口下方;
所述油气分离箱1的中部具有冷却部2;
所述油气分离箱1上还设置有抽气孔8、进油孔9和排气孔10。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水气分离冷却真空箱,可以同时分离油水气,工作效率高、工艺简单且真空泵的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水气分离冷却真空箱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汽分离箱在该真空箱中所在的位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水气分离冷却真空箱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水气分离冷却真空箱,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包括:油气分离箱1、水箱6和水汽分离箱7,所述水箱6中装设有浮球5,所述浮球5通过支杆连接有第一橡胶球4,所述第一橡胶球4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二橡胶球3;
所述油气分离箱1上装设有下卡块12,所述第二橡胶球3装设在上卡块11内,所述下卡块12的开口朝下,所述第一橡胶球4装设在所述下卡块12的开口下方;
所述油气分离箱1的中部具有冷却部2;
所述水气分离箱7上设置有抽气孔8,所述油气分离箱1上设置有进油孔9和排气孔10。
油气混合物进入油气分离箱1后,油经过油气分离箱1的侧壁流到油气分离箱1的箱底,通过不断循环的水进行冷却。工作原理是:初始状态时橡胶球3与上卡块11靠浮球重力紧密接触,使外界空气无法进入水箱。真空泵位于拖车上,由柴油机或电机驱动,与真空箱通过软管进行连接,泵的吸气口与水汽分离箱抽气孔8连接,真空泵的排气口与油气分离箱进油孔9连接,油气分离箱上的10为排气口。真空泵开始工作,水箱里的空气通过水汽分离箱进入真空泵,使水箱内形成真空,水进入水箱,将浮球5浮起,橡胶球4上升,与下卡块12的斜面紧密接触,将水箱内与外界大气完全隔离,此时,水箱里达到完全真空,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水箱,橡胶球3在浮球5上浮的作用下上升,与上卡块11分离,真空泵开始抽外界空气,润滑油随空气一起被抽至油气分离箱1,水箱内水位基本不变,并通过冷却部2将流入油气分离箱1内的循环油进行冷却。从而达到快速上水和冷却润滑油的目的。
水汽分离箱内设有挡气通道,水箱6内原有的气体会通过水汽分离箱7进入真空泵,防止水直接进入真空泵所造成真空泵损坏的现象。
真空泵工作时通过抽气孔8将水箱6泵内的空气抽出,油气混合物通过进油孔9进入油气分离箱1,在油气分离箱1内,气体通过排气孔10排到大气中,油经冷却和过滤后再循环至真空泵。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油水气分离冷却真空箱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欧博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欧博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13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