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稻麦两用播种器及播种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61228.7 | 申请日: | 2013-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1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项俊元;杨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项氏农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刘燕娇 |
| 地址: | 2154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播种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稻麦两用播种器和播种机。
背景技术
现有农业机械器具中的播种器盘式开沟播种器、犁尖式开沟播种器、滚筒式点播播种器等,它们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花生、油菜的播种作业中。虽然这些播种器都能实现条播,但是实际播种作业中仍存在绕草、堵塞、涌土等多种缺陷。例如盘式开沟播种器,当遇到湿土时,盘面上容易粘泥和轴承座上绕草涌土,而且开沟的沟宽不一致,种子涌面过宽;又如犁尖式沟播种器存在容易把灭茬的秸秆翻上来和种子流管容易堵塞等缺陷,这些缺陷严重影响其作业效率。
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满足农艺技术要求,农民迫切希望能有一种能提高效率的新型稻麦两用播种器。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稻麦两用播种器和播种机,它们能够减少作业过程中涌土、绕草、堵塞等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稻麦两用播种器包括导种管,设置在导种管入口端的漏斗和传动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种管内并与所述传动轴联接的送种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种管的出口端的开沟底板和开沟墙板,以及活动连接在所述导种管的出口端的防堵泥板,所述开沟墙板的截面呈月牙形、子弹形或V形。
为了在不同土质条件及不同潮湿度的土壤的条件下,播种器也能高效率、深度均一地播种,所述稻麦两用播种器还包括深度调节装置,该深度调节装置包括导套,一端套装在所述导套内、另一端与所述导种管活动连接的等距螺杆,套装在所述等距螺杆上并与导套相接的弹簧座架,与所述导套螺接的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弹簧座架和调节螺母之间的弹簧,以及与所述导套固定连接的安装座架。
所述稻麦两用播种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种管入口端的、用于将两用播种器固定在播种机上的安装脚头。
所述导种管的出口端设有具有通孔的安装脚座,所述等距螺杆通过销轴、安装脚座与所述导种管活动连接。所述等距螺杆的一端设有定位销孔或凸起。
所述导种管的出口端设有防堵泥板座架,所述防堵泥板通过销帽轴活动连接在所述导种管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安装有所述的稻麦两用播种器的播种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稻麦两用播种器及播种机能够减少绕草、涌土等情况的发生,能够实现高效、省力的播种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稻麦两用播种器的剖视图;
图2是沿图1所示稻麦两用播种器的B-B线剖视图;
图3是沿图1所示稻麦两用播种器的A-A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稻麦两用播种器主要由导种管1和月牙形的开沟墙板6(分土墙板)组成,作为动力输入轴的传动轴3安装在导种管1上,用于传递外力排种,漏斗2焊接在导种管1的入口端上,用于将种子集中归入导种管1内;送种弹簧4安置在导种管1内,一端固安装在动力输入轴上,另一端延伸至导种管的出口端,用于种子均等流通、防止导种管堵塞而导致漏播;开沟底板5和开沟墙板6焊接在导种管1的出口端,具体地,开沟底板5与两块月牙形、V形或子弹形的开沟墙板6焊接成形,并与导种管1焊接成一体,月牙形的弹性的开沟墙板用于确保条播的每一条宽幅度、深度的一致性,并且能防止绕草;防堵泥板7活动连接于导种管的出口端,用于防止倒车时未提升播种器时的种子出口内的泥土堵塞播种器;导种管的入口端设有安装脚头9,用于分布条数、条与条之间的行距定位安装。挡泥板座架11焊接在月牙形开沟墙板6中间的出口端头上。防堵泥板7通过销帽轴12活络固装在座架上,该防堵泥板用于作业时控制不让种子乱飞,防止旋耕机作业时卒土反弹进入播种器出种口,以及掉头作业或倒退时未提升旋耕机、播种器时,松土铲入播种器出口内而导致导种管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项氏农机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项氏农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1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