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中空可载荷外固定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61195.6 | 申请日: | 2013-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3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孝辉;刘锋卫;黄满玉;张彩丽;姚俊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60 | 分类号: | A61B17/60;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智宏亮 |
| 地址: | 471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中空 载荷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中空可载荷外固定针。
【背景技术】
已知的,目前骨科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外固定架固定针有三种,克氏针、普通带螺纹外固定针和自功丝外固定针,无论是克氏针还是普通带螺纹外固定针以及自功丝外固定针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均起到是固定骨折及矫形的作用,但是骨折和矫形需要一定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慢慢延长,固定针的针道极其容易发生感染的现象,极不利于病人的康复,如果发生了感染,还得对针道进行消毒等措施,这样反复操作会引起固定针松动,从而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不但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医患矛盾,最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对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中空可载荷外固定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针套的固定针远端上设有导流槽以及在固定针套的底部设有针头,针头上设有开口,再通过内钉旋转插入固定针套内,使得药物进入针道,从而到达消毒及治疗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中空可载荷外固定针,包括固定针套、内钉和密封盖,固定针套为中空结构,在固定针套的固定针远端上设有导流槽,固定针套的底部设有针头,针头上设有开口,内钉由内钉远端插入固定针套内,再由密封盖与固定针近端相连接。
所述固定针套为圆柱体结构,固定针套的固定针近端内壁上设有丝,固定针套的固定针远端外壁上设有丝。
所述导流槽置于固定针远端上,导流槽经过固定针套中心线贯穿固定针套,固定针远端上设有至少两个导流槽。
所述内钉为圆柱体结构,内钉近端外壁上设有丝,内钉近端上部面为“+”型结构,内钉近端外壁上的丝与固定针近端内壁上的丝相吻合。
所述密封盖为内六方螺丝结构。
所述针头为圆锥体结构,开口设在圆锥体的圆锥尖上。
所述的丝分为正丝和反丝。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中空可载荷外固定针,包括固定针套、内钉和密封盖,通过在固定针套的固定针远端上设有导流槽以及在固定针套的底部设有针头,针头上设有开口,再通过内钉旋转插入固定针套内,使得药物进入针道,从而到达消毒及治疗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效果好,能随时将药物输送进去,既安全又卫生,实用性极强,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患者的康复更加有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钉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针远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针远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盖;2、固定针近端;3、固定针套;4、导流槽;5、固定针远端;6、针头;7、内钉近端;8、内钉;9、开口;10、内钉远端。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5所述的一种医用中空可载荷外固定针,包括固定针套3、内钉8和密封盖1,固定针套3为中空结构,在固定针套3的固定针远端5上设有导流槽4,固定针套3的底部设有针头6,针头6上设有开口9,内钉7由内钉远端10插入固定针套3内,再由密封盖1与固定针近端2相连接,密封盖1为内六方螺丝结构,旋拧如固定针近端2内,固定针套3为圆柱体结构,固定针套3的固定针近端2内壁上设有丝,固定针套3的固定针远端5外壁上设有丝,丝分为正丝和反丝,内钉8为圆柱体结构,内钉近端7外壁上设有正丝或反丝,内钉近端7上部面为“+”型结构,内钉近端7外壁上的正丝或反丝与固定针近端7内壁上的反丝或正丝相吻合,针头6为圆锥体结构,开口9设在圆锥体的圆锥尖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未经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1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