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叉韧带重建空心型环钻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1172.5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2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潘海乐;叶义杰;曲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海乐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韧带 重建 空心 型环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医疗器械,主要涉及一种骨科手术中用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和股骨空心型环钻。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用交叉韧带重建建立胫骨侧隧道时,常使用克氏针和空心钻,先通过导向器钻入克氏针,然后以克氏针为导向,用所制作移植材料直径一致的空心钻制作胫骨隧道,但是关节内骨孔开口处周围的骨碎屑和残留软组织清除往往不完全,容易引起远期关节粘连的发生,影响手术质量和效果。股骨侧也是如此,而且股骨侧骨孔制作时,容易引起股骨后面的骨皮质缺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新结构的交叉韧带重建空心型环钻,达到扩孔环钻建立骨侧隧道手术质量高、效果好、操作使用方便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交叉韧带重建空心型环钻包括克氏针,在环钻轴心孔内径向定位的插配安装骨渣清除杆,紧固螺钉安装在骨渣清除杆上,通过紧固螺钉与环钻侧壁上轴向滑孔的紧固配合将骨渣清除杆在环钻轴心孔内轴向、周向锁定定位,成一体;在环钻轴心孔内、位于骨渣清除杆前端部位处径向定位、轴向可移动的安装活塞,环钻锯齿设置在环钻前侧端面上;克氏针周向可转动、轴向可移动地依次插入在骨渣清除杆、活塞和环钻轴心孔内,且所述克氏针外表面与骨渣清除杆和活塞轴心孔内表面接触配合,将克氏针径向定位。
本发明创造与已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所述的空心型环钻相较于现有的空心钻在建立骨侧隧道的同时,不仅易于清除骨孔处的骨碎屑,避免骨皮质缺损,而且所取下的骨质还可以在固定肌腱时再次充填末端的骨道,增加腱骨愈合可能。本发明创造结构设计新颖、合理、简单,骨侧隧道建立手术质量高、效果好,术中使用操作和术后清除骨碎屑简易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配装H形筒状活塞的交叉韧带重建空心型环钻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配装环形饼状活塞的交叉韧带重建空心型环钻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1、克氏针、2、骨渣清除杆、3、紧固螺钉、4、环钻、5、活塞、6、环钻锯齿、7、钻深显示刻线、8、钻深定位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交叉韧带重建空心型环钻包括克氏针1,在环钻4轴心孔内径向定位的插配安装骨渣清除杆2,紧固螺钉3安装在骨渣清除杆2上,通过紧固螺钉3与环钻4侧壁上轴向滑孔的紧固配合将骨渣清除杆2在环钻4轴心孔内轴向、周向锁定定位,成一体;在环钻4轴心孔内、位于骨渣清除杆2前端部位处径向定位、轴向可移动的安装活塞5,环钻锯齿6设置在环钻4前侧端面上;克氏针1周向可转动、轴向可移动地依次插入在骨渣清除杆2、活塞5和环钻4轴心孔内,且所述克氏针1外表面与骨渣清除杆2和活塞5轴心孔内表面接触配合,将克氏针1径向定位。在环钻4外壁面上设有钻深显示刻线7。在骨渣清除杆2后侧部外壁面上设有钻深定位刻线8。活塞5包括H形筒状活塞和环形饼状活塞。配装H型筒状活塞的空心型环钻更适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侧隧道建立使用,配装环形饼状活塞的空心型环钻更适合于交叉韧带重建股骨侧隧道建立使用。
作业使用时,利用导向器将克氏针1钻入胫骨或股骨内,以克氏针1为导向杆,将环钻4、活塞5及骨渣清除杆2套装在克氏针1外部上径向定位,利用钻深定位刻线8调节好钻深,用紧固螺钉3将骨渣清除杆2与环钻4固定成一体,手电钻夹头将骨渣清除杆2后端部夹紧,旋转的手电钻驱动骨渣清除杆2经紧固螺钉3带动环钻4旋转,其环钻锯齿6完成胫骨或股骨侧隧道的建立。利用钻深显示刻线7可实时掌握钻骨深度。从骨侧隧道内取出环钻后,松开紧固螺钉3,推动骨渣清除杆2轴向移动,利用活塞5顺利快捷的将存储在环钻4前端腔内的骨碎屑清出,以备在固定肌腱时再次充填末端骨道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海乐,未经潘海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11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