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60875.6 | 申请日: | 2013-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5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张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25/04 | 分类号: | A61M2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 |
| 地址: | 410012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脱免缝引流管。
背景技术
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等引导至体外,具有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等功能。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引流管多种多样,如导尿管、胸腔积液引流管和腹腔积液引流管等。为防止引流管从患者身体上脱落,普遍采用的固定方法为:将引流管放置在适当的位置,用缝合线缝合引流口位置的皮肤,然后缠绕到引流管上进行固定。这种固定不但操作麻烦,同时还给患者增加了针刺伤及疼痛感,并且还会因为缝合固定不牢,缝合线老化,或者缝合线切割皮肤致使两者脱离等原因导致固定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引流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引流管固定麻烦和易脱落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和一部分插入所述引流管本体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引流管本体外的收缩片,所述收缩片通过紧固部件与所述引流管本体贴合;除去该紧固部件后,所述收缩片与引流管本体呈夹角。
可选地,所述除去紧固部件后,所述收缩片与引流管本体呈30~60o夹角。
可选地,所述引流管本体的两侧对称地插入两块收缩片,所述两块收缩片在引流管本体内互相嵌合。
优选地,所述两块收缩片上均设有切口,所述切口互相嵌合。
可选地,所述收缩片为金属片。
较佳地,所述位于引流管本体外的收缩片套有橡胶套。
可选地,所述紧固部件为细线。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管结构简单,方便固定,可以有效防止引流管从患者身体上脱落,而且也减少了患者的针刺伤及疼痛感。该引流管操作简单,移动和取出都十分方便,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流管的收缩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块收缩片在引流管本体内嵌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和一部分插入所述引流管本体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引流管本体外的收缩片,所述收缩片通过紧固部件与所述引流管本体贴合;除去该紧固部件后,所述收缩片与引流管本体呈夹角。
参考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1和一部分插入所述引流管本体1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引流管本体1外的收缩片,即所述收缩片分成两个部分——位于所述引流管本体1内的收缩片302和位于引流管本体1外的收缩片301,所述收缩片通过紧固部件2与所述引流管本体1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所述引流管本体1内的收缩片302和位于引流管本体1外的收缩片301实际为同一条收缩片,只是分别位于引流管本体1的内侧和外侧,为了区别两者,将两者分别命名。
可选地,所述收缩片为金属片。
较佳地,所述引流管本体1的两侧对称地插入两块收缩片,所述两块收缩片在引流管本体1内互相嵌合。即位于所述引流管本体1内的左收缩片302、位于引流管本体1外的左收缩片301、位于所述引流管本体1内的右收缩片304和位于引流管本体1外的右收缩片303。所述引流管展开前,两块收缩片均通过紧固部件2与所述引流管本体1贴合,除去紧固部件2后,所述两块收缩片在所述嵌合部位展开,从而使所述收缩片与引流管本体1呈夹角。优选地,除去所述紧固部件后,所述收缩片与引流管本体1呈30~60°夹角。在本实施例中,除去紧固部件2时,两块收缩片均与引流管本体1呈45°夹角,所述两块收缩片在引流管本体1内互相嵌合,即位于所述引流管本体1内的左收缩片302和位于所述引流管本体1内的右收缩片304在引流管本体1内互相嵌合。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流管的收缩片的结构示意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两块收缩片上均设有切口,所述切口互相嵌合。即位于所述引流管本体1内的左收缩片302和位于所述引流管本体1内的右收缩片304上分别设有切口305、306。所述切口305、306在引流管本体1内互相嵌合,参见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0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