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座椅屏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0093.2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5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贾志现;王星;陈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座椅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应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车载座椅屏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汽车影音娱乐系统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很多高端乘用车采用后枕屏的方式为后排乘客提供影音娱乐,而后枕屏的入视角度不能调整,长时间抬臂操作屏幕会使胳膊发酸,另外将屏幕设置在头枕位置也会对乘客的安全造成一定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座椅屏及汽车,能够为乘用车后排乘客或客车乘客提供良好的影音娱乐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座椅屏,包括:
固定在车载座椅上的固定壳体;
安装在所述固定壳体上、能够进行角度调节的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通过显示屏线与电源和网络信号连接;
与所述触摸显示屏连接,用于根据乘客输入的触摸指令在所述触摸显示屏上显示对应内容的处理模块。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壳体通过螺钉固定在车载座椅上。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触摸显示屏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固定壳体上。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壳体安装在与胸水平的车载座椅后面。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触摸显示屏还连接有存储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设置在车载座椅上的车载座椅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车载座椅屏由固定在车载座椅上的固定壳体和安装在固定壳体上的触摸显示屏组成,该触摸显示屏能够进行角度调节,方便乘客获得最佳的入视角度;另外,车载座椅屏还包括处理模块,能够根据乘客输入的触摸指令在触摸显示屏上显示对应内容,可以满足乘客的个性化影音娱乐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载座椅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载座椅屏的后视示意图。
1固定壳体 2触摸显示屏 3转轴 4显示屏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在乘用车上设置的后枕屏入视角度不能调整,乘客操作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载座椅屏及汽车,能够为乘用车后排乘客或客车乘客提供良好的影音娱乐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座椅屏,包括:
固定在车载座椅上的固定壳体;
安装在所述固定壳体上、能够进行角度调节的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通过显示屏线与电源和网络信号连接;
与所述触摸显示屏连接,用于根据乘客输入的触摸指令在所述触摸显示屏上显示对应内容的处理模块。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包括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壳体通过螺钉固定在车载座椅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包括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触摸显示屏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固定壳体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包括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壳体安装在与胸水平的车载座椅后面。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包括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触摸显示屏还连接有存储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座椅屏由固定在车载座椅上的固定壳体和安装在固定壳体上的触摸显示屏组成,该触摸显示屏能够进行角度调节,方便乘客获得最佳的入视角度;另外,车载座椅屏还包括处理模块,能够根据乘客输入的触摸指令在触摸显示屏上显示对应内容,可以满足乘客的个性化影音娱乐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设置在车载座椅上的车载座椅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座椅屏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车载座椅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固定壳体1、触摸显示屏2、显示屏线4。触摸显示屏2通过转轴3安装到固定壳体1上,可以进行角度的上下调整;固定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到车载座椅上,固定壳体1安装部位为与胸水平的座椅后面,方便乘客操作;显示屏线4从固定壳体1后面甩出,为触摸显示屏2提供电源和网络信号,连接触摸显示屏2和网络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00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牌图像信息标准取景框架
- 下一篇:一种LED高位灯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