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启动荧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9735.7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1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周鸿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鸿德 |
主分类号: | H05B41/295 | 分类号: | H05B41/295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启动 荧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电子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启动荧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荧光灯,其内放置钨丝,所采用的电子镇流器输出的电压施加在钨丝两端,产生电流流动,采用热启动才能点亮荧光灯,因此,荧光灯存在热启动耗电大、发热大、断丝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采用冷启动方式,启动时耗电小,无断丝的冷启动荧光灯。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荧光灯和电子镇流器,所述的电子镇流器的直流电输出端与电流负极之间设置有串连的电容C4与电容C5,所述的荧光灯的两端电极分别连接到所述电子镇流器内电容C4两端。
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荧光灯为带钨丝的荧光灯。
进一步的:可以采用新设计,设计出无需钨丝的荧光灯,即所述的荧光灯的玻璃管内壁涂上荧光粉,在玻璃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灯脚,所述的玻璃管内壁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灯脚连通的导出丝,位于玻璃管内的导出丝部分或者全部套接金属网管,所述金属网管粘有电子粉。
进一步的:所述导出丝套接金属网管部位的形状为直线状、螺旋状、折线状、波纹状之一种或者至少任意两种形状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网管的网孔直径为0.1μm-10μ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冷启动,启动时耗电小,无断丝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钨丝荧光灯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钨丝荧光灯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无钨丝荧光灯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无钨丝荧光灯的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无钨丝荧光灯的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无钨丝荧光灯的实施例六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无钨丝荧光灯的实施例七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无钨丝荧光灯有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玻璃管1为直管,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灯脚6,每个灯脚6分别与导出丝4连通,形成两个灯脚6导通的结构,金属网管5套接在导出丝4外部,金属网管5和导出丝4均粘有电子粉。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灯脚6,两个灯脚6分别与个自的导出丝连通,两个灯脚6之间不导通,金属网管5同时套接在两个导出丝4外部,金属网管5和导出丝4均粘有电子粉。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导出丝4采用螺旋形,金属网管5和导出丝4均粘有电子粉。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导出丝4为直线形,金属网管5和导出丝4均粘有电子粉。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玻璃管1为直管,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灯脚6,灯脚6与导出丝4连通,金属网管5套接在导出丝4外部,金属网管5和导出丝4均粘有电子粉。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导出丝4为单根导出丝,其外套接金属网管5,金属网管5和导出丝4均粘有电子粉。
实施例七:
如图7所示,玻璃管1为弯管,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灯脚6,每个灯脚6分别与导出丝4连通,形成两个灯脚6导通的结构,金属网管5套接在导出丝4外部,金属网管5和导出丝4均粘有电子粉。
对上述无钨丝荧光灯进行冷启动或者对现有有钨丝荧光灯进行冷启动的电子镇流器如图8所示,所述的电子镇流器的直流电输出端与电流负极之间设置有串连的电容C4与电容C5,在晶体管BG2的发射极连接有二极管D5,在晶体管BG2的基极与电容C3之间连接有双向二极管D6;所述的荧光灯的两端电极分别连接到所述电子镇流器内电容C4两端。其工作过程为:
对于现有的有钨丝荧光灯管,只需将其两端灯脚其中任一脚采用图8所示的接法连接,却可实现冷启动;现有的已断丝的钨丝荧光灯管,也可以采用图8的连接方式使其点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输入端接入220伏交流电,整流后电流经R1、L1、R3给BG1基极加上电压,BG1导通,电流过BG1、L2、L4给串联电容C4和C5充电,同时电流经R2给C3充电,当C3的电压达到26-40伏时,双向二极管D6导通,BG2也跟随导通,BG2集电板瞬时接近零电位,导致BG1基板为零电位,BG1截止。串联电容C4和C5开始放电,电流流经L4、L2、BG2、D5。电流经过L4时,L4自身会产生一个与经流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压。电流流经L2时,L3产生感应电流使BG2连续导通,放电结束后,L3的感应电流消失,BG2截止,BG1基板再次获得电压,BG1导通,电流过BG1、L2与L4自身产生的电压相叠加,得到一个提升了的电压,给C4、C5串联电容充电,然后,串联电容再放电,再充电,L4输出的电压逐步提升。当灯管导通后,电容C4被短接C4失去作用不工作,整个电路也不能提升电压,但能维持250-280伏的工作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鸿德,未经周鸿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9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