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9656.6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1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盛军;向晋;俞会根;周瑾;阎永恒;秦莹;丑丽丽;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充电的移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汽车企业竞相开发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也已实现大规模的示范运营。然而,由于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至今未能有重大突破,特别是其能量密度不高,直接导致了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的致命伤,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纯电动汽车的活动范围,使得电动汽车经常由于电力不足而不得不中途停驶。目前,电力不足的电动汽车还只能等待救援人员将车拖回维护站进行充电处理,这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也阻碍了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专利(CN202495498U)中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箱,在电动车辆电量不足时为电动车辆供电。专利(CN202333927U)则是提供了一种移动能源系统,其包含电柜、双向变流器、消防系统和报警器等装置,也可直接给电动车辆提供电力。
此外,与传统汽车一样,纯电动汽车也需要低压蓄电池(如12V铅酸电池)进行低压电器供电。而如果将电动汽车长期搁置,则很容易造成低压蓄电池匮电,进而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启动。针对这一问题,现行的技术方案是将低压蓄电池取下进行充电或更换低压蓄电池,但在无法找到充电设备或无法找到替换蓄电池的条件下,现行技术方案却难以有效实施。
专利(CN202495498U)所提供的电动汽车电池箱适用范围较窄,由于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多种多样,动力电池技术参数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电力不足的电动车,往往需要提供特制的电池箱。专利(CN202333927U)所提供的移动能源系统实用性较强,但是系统比较复杂,成本较高,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在由于纯电动汽车电力不足而中途停驶或无法启动的情况下,提供实用、快捷和安全的充电装置,给纯电动汽车使用者带来方便,进而推动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充电装置,安装于纯电驱动汽车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以及动力电池系统,通过充电接口与外部待充电电池连接,所述的发电机与动力电池系统之间设有发电机控制器,所述的发动机连接有发动机控制器;发电机控制器与发动机控制器分别与整车控制器连接并由整车控制器控制;与充电接口连接有DC-DC。
所述的发动机的类型优选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缸数可在2~4内选择,工作功率范围为0kW~35kW。
发电机优选交流发电机,工作功率范围为0kW~35kW。
动力电池系统优选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二次锂电池系统,标称电压范围为200V~400V,容量可在20Ah~100Ah内选择。
所述的DC-DC的电压输出范围可在3.0V~24V内选择,并具有过压、欠压、过流、过热、输出短路和反接保护功能。
所述的整车控制器可与发动机控制器和发电机控制器通讯,还可与需充电车辆车载整车控制器通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装载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充电装置的车辆本身就是一种纯电驱动新能源汽车,此外,其还可向外输出电能,可作为救援车辆对电力不足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具有实用、快捷和安全的优点。在当前充电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的大背景下,该移动充电装置的应用将对推动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产生积极影响。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96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