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蒸汽过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9534.7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5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毛华芳;平凤齐;曹盛华;戴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C21C5/4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蒸汽 过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转炉余热锅炉饱和蒸汽的处理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炉蒸汽过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日益攀升和过剩,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品种提升成了各大钢厂发展的新契机,作为精品钢产品的主要冶炼工艺之一,RH真空精炼工艺得到许多钢厂的青睐。
在炼钢工艺中,转炉每冶炼1t钢水可回收约90kg的饱和蒸汽,而RH冶炼工艺需要消耗0.8~1.0MPa的微过热蒸汽,用量略大于同等级的转炉蒸汽产量。但由于转炉生产的间歇性以及热负荷的波动性,且生产的是饱和蒸汽,目前大部分的转炉蒸汽设计上都直接排入全厂低压蒸汽管网,无法在RH工艺中得到有效利用。为了解决这种尴尬局面,目前市场上有正在推广的是饱和蒸汽燃气过热装置,该装置系统复杂,初投资和运行成本均较高,一直未得到广泛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转炉蒸汽过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转炉蒸汽过热系统,包括汽包、蓄热器、汽水分离器、分汽缸和RH蒸汽包;所述汽包用于储存转炉产生的饱和蒸汽,所述汽包的出口与主蒸汽管道连接;所述主蒸汽管道通过第一蒸汽管道支路与所述蓄热器连接,所述蓄热器的出口与所述主蒸汽管道连接,所述主蒸汽管道还通过第二蒸汽管道支路与所述汽水分离器连接,所述主蒸汽管道还通过第三蒸汽管道支路与外部蒸汽管网连接;所述汽水分离器与所述分汽缸的入口连接,所述分汽缸的入口还与过热蒸汽管道连接,所述分汽缸的出口与所述RH蒸汽包连接,所述过热蒸汽管道还通过过热蒸汽支路与所述蓄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主蒸汽管道上设有第一调压阀组,所述第二蒸汽管道支路上设有第二调压阀组,所述第三蒸汽管道支路上设有第三调压阀组,所述分汽缸的入口处设有第一压力检测器,所述分汽缸的出口处设有第二压力检测器,所述过热蒸汽管道上设有减温减压装置,所述减温减压装置的阀门开度根据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和第二压力检测器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蒸汽过热系统中,所述第三调压阀组的入口处设有第三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三调压阀组的出口处设有第四压力检测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蒸汽过热系统中,所述过热蒸汽支路上设有第四调压阀组和第五压力检测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蒸汽过热系统中,所述蓄热器上设有补水调节阀和电动排水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蒸汽过热系统中,所述汽包的出口处设有第一止回阀,所述蓄热器的入口和出口处设有第二止回阀,所述分汽缸的入口处设有第三止回阀,所述过热蒸汽支路上设有第四止回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蒸汽过热系统中,所述分汽缸的入口处设有第一温度检测器,所述分汽缸的出口处设有第二温度检测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蒸汽过热系统中,所述过热蒸汽管道的入口处设有第三温度检测器和第六压力检测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蒸汽过热系统中,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出口处设有第一流量计,所述过热蒸汽管路的入口处设有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三蒸汽管道支路上设有第三流量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蒸汽过热系统中,所述分汽缸的出口处设有切断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蒸汽过热系统中,所述过热蒸汽管道上设有电动阀。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转炉蒸汽过热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既保证了蒸汽供应的稳定性,又实现了饱和蒸汽的微过热处理,并且具有较高的自动控制功能。该系统简单实用,容易实施,占地小,操作方便,为转炉饱和蒸汽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2、本实用新型将转炉余热锅炉回收的大量饱和蒸汽直接用于RH真空冶炼中,实现炼钢厂蒸汽的自产自销,降低了炼钢成本。避免了转炉蒸汽的放散和对外网的冲击,也减少RH冶炼对外部过热蒸汽的消耗,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炉蒸汽过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转炉蒸汽过热系统包括汽包1、蓄热器2、汽水分离器3、分汽缸4和RH蒸汽包6。
汽包1用于储存转炉产生的饱和蒸汽,汽包1可以有多个,本实施例中的汽包1为两个。汽包1的出口与主蒸汽管道26连接,主蒸汽管道26分出三条支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9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