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扶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8972.1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5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来;王屹;陈伟;梁灵辉;王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电梯扶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观光电梯的扶手被设计成空心或者实心结构,并且把人机交互界面设置在轿厢的其他部分,简单的空心或者实心扶手结构都无法将人机交互界面设置到扶手之上。
申请号为CN201120095307.6,名称为一种电梯扶手,公开了一种使用于传统轿厢中为满足不同身高乘客的手扶需求的电梯扶手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造型美观、结构简单的电梯扶手;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人机交互界面无法安装在扶手上且没有设计专门的支撑柱对扶手进行支撑,安全性能较低,不能满足观光电梯轿厢的特殊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避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扶手,它包括数根支撑柱和扶手带,所述支撑柱和扶手带均为实心结构,所述扶手带固定在支撑柱上,所述扶手带上设置人机交互段,所述支撑柱内设置走线段,所述人机交互段是中空结构,所述走线段是中空结构。
所述支撑柱和扶手带采用实心板材制造,保证了轿厢的强度,所述支撑柱固定在轿厢底部并且上部固定扶手带,牢牢支撑扶手带;人机交互段是扶手带上的一段空心部分,面对乘客的一面设置人机交互界面,并且将线材通过支撑柱内设置的空心走线段连接至轿厢底部,免于暴露在乘客视野内,提高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之间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扶手带。
支撑柱之间互相平行,且下端都固定于轿厢底部,有利于对扶手带的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人机交互段的背面设置活动盖板。
在人机交互段的背面设置活动盖板,当人机交互界面出现问题时,便于及时打开人机交互段对其进行维修,设置在背面可以有效避开乘客的视线,避免误碰发生异常。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支撑台阶,所述扶手带架设在支撑台阶上。
支撑柱用于固定并支撑扶手带,在支撑柱上设置支撑台阶,并将扶手带架设在支撑台阶上,使得扶手带的受力更加均匀,固定更加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走线段设置在距离人机交互段最近的支撑柱上。
将走线段设置在距离人机交互段最近的支撑柱上,有效节省线材的长度,使得连接操作更加容易,更美观。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后,乘客进入电梯就能立刻看到人机操作界面,可以方便地对电梯进行操作,当人机操作界面发生损坏时也更易修复;且扶手跟支撑柱的主体材料均为实心板材,即使在满员情况下也可保证扶手的可靠性;结构合理,安装简单,便于进行大规模制造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梯扶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梯扶手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柱,11、支撑台阶,2、扶手带,3、人机交互段,31、活动盖板,4、走线段。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数根支撑柱1和一段开口的环形的扶手带2,支撑柱1的底部焊接固定在电梯轿厢内,支撑柱1和扶手带2均为实心结构,支撑柱1的顶部设置支撑台阶11,扶手带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支撑柱1的支撑台阶11上,扶手带2上设置人机交互段3,人机交互段3上面对乘客的一面上设置人机交互界面、背对乘客的一面上设置活动盖板31,支撑柱内设置走线段4,人机交互段3是中空结构,走线段4是中空结构。
设置在环形的扶手带2的支撑柱1的数量为5根且互相平行设置,且支撑柱1之间的距离相等并垂直于扶手带2,人机交互段3内的电线通过距离人机交互段3最近的支撑柱1上的中空的走线段4连接至电梯轿厢内的控制系统和供电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8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巷信号确认闭锁装置
- 下一篇:电梯用应急透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