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杠杆式击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8827.3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崔景彦;王海洋;王义川;徐德志;齐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4 | 分类号: | G01N3/3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杠杆 实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用击实器,尤其是一种杠杆式击实装置。
背景技术
击实试验是用锤击实土样以了解土的压实特性,为填土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但是由于实验中击实的次数通常达到99次,甚至更多,随着击实次数的增加,人的体力逐渐下降,使击实锤不能够被完全提起,而且试验中所用的击实锤容易碰套筒不能竖直自由下落,影响实验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杠杆式击实装置,该装置设计合理,省时省力,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杠杆式击实装置,包括套筒、击实锤;所述套筒外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设有竖向的定滑道,定滑道的顶端铰接一个带手把的动滑道;所述定滑道和动滑道内设有动滑轮,动滑轮能够沿定滑道和动滑道移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水平顺序设有定滑轮Ⅰ和定滑轮Ⅱ,动滑道内设有定滑轮Ⅲ;钢丝绳Ⅰ的一端与动滑道固定,另一端顺序绕过定滑轮Ⅲ和动滑轮与定滑轮Ⅲ的中心固定;钢丝绳Ⅱ顺序穿过定滑轮Ⅰ和定滑轮Ⅱ的滑槽,一端与击实锤顶部连接,另一端与动滑轮固定连接。
所述钢丝绳Ⅱ的两下垂端分别对应击实锤的竖向中心线和动滑轮的圆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杠杆式击实装置,该装置设计合理,省时省力,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延长了击实装置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该杠杆式击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该杠杆式击实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套筒,2.击实锤,3.支撑架,4.钢丝绳Ⅱ,5.定滑轮Ⅰ,6.定滑轮Ⅱ,7.定滑道,8.动滑轮,9.钢丝绳Ⅰ,10.定滑轮Ⅲ,11.动滑道,12.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该杠杆式击实装置,包括套筒1、击实锤2;所述套筒1外部设有支撑架3,支撑架3的一侧设有竖向的定滑道7,定滑道7的顶端铰接一个带手把12的动滑道11;所述定滑道7和动滑道11内设有动滑轮8,动滑轮8能够沿定滑道7和动滑道8移动;所述支撑架3的顶端水平顺序设有定滑轮Ⅰ5和定滑轮Ⅱ6,动滑道8内设有定滑轮Ⅲ10;钢丝绳Ⅰ9的一端与动滑道8固定,另一端顺序绕过定滑轮Ⅲ10和动滑轮8与定滑轮Ⅲ10的中心固定;钢丝绳Ⅱ4顺序穿过定滑轮Ⅰ5和定滑轮Ⅱ6的滑槽,一端与击实锤2顶部连接,另一端与动滑轮8固定连接。
所述钢丝绳Ⅱ4的两下垂端分别对应击实锤2的竖向中心线和动滑轮8的圆心。
使用时,握住手把12下压,使动滑道11和定滑道7逐渐吻合,动滑轮8顺着滑道向下滑动,带动击实锤2垂直向上提起;松开手把12,击实锤2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完成一次击实动作,循环操作即可完成击实试验。动滑道11起到了杠杆的作用,和动滑轮8一起实现了省力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8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轮灌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暖胃、暖宫茶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