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8775.X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天波 |
主分类号: | F16D11/00 | 分类号: | F16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2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离合器,属于汽车用零部件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在汽车上自动变速器的应用日益广泛,起源是因为操作方便,驾乘舒适,但造价和油耗较手动挡汽车为高,为解决成本,油耗和舒适的矛盾,人们发明了马瑞利机电液压变速箱,即由机电液压系统代替人来操作离合器和变速箱,使手动挡变速箱汽车具备了自动挡变速箱汽车的绝大部分性能,但因为造价目前较高,又因技术垄断,我们无法模仿生产这种变速箱,造成目前市场上生产的汽车仍以普通手动挡和普通自动挡一统天下的局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离合器,结构设计合理,准确实现汽车制动的离合,提高了离合器总成的整体性能,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离合器,包括外套,外套的内部设置有离合器芯轴,其离合器芯轴与外套之间设置有若干滚动轴,离合器芯轴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卡口环,卡口环与外套之间设置有卡簧;所述离合器芯轴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轴,主动轴为阶梯轴,离合器芯轴的内表面上和主动轴与离合器芯轴的接触部位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驱动齿。
优化的,上述新型离合器,其主动轴上设置有弹簧槽,弹簧槽内设置有压缩弹簧。
优化的,上述新型离合器,其主动轴与离合器芯轴之间设置有齿条,齿条连接有驱动齿轮。
优化的,上述新型离合器,其驱动齿轮的轴部连接有从动斜齿轮,从动斜齿轮连接有主动斜齿轮。
优化的,上述新型离合器,其外套的顶端设置有环形的凸台,环形的凸台内设置有二级联动齿,主动轴的端部与凸台配合处设置有与二级联动齿配合的一级联动齿。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明显降低,准确实现汽车制动的离合,提高了离合器总成的整体性能;实现离合器主体与传动齿轮之间的离合,因此不会出现卡死现象或发生传递力不足的问题;降低了吸合噪音,增加了吸合过程中的缓冲力,减少操作过程中因碰撞产生的磨损,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离合器,包括外套1,外套1的内部设置有离合器芯轴2,其离合器芯轴2与外套1之间设置有若干滚动轴3,离合器芯轴2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卡口环4,卡口环4与外套1之间设置有卡簧41;所述离合器芯轴2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轴21,主动轴21为阶梯轴,离合器芯轴2的内表面上和主动轴21与离合器芯轴2的接触部位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驱动齿22。
主动轴21上设置有弹簧槽23,弹簧槽23内设置有压缩弹簧24。
主动轴21与离合器芯轴2之间设置有齿条25,齿条25连接有驱动齿轮26。
驱动齿轮26的轴部连接有从动斜齿轮27,从动斜齿轮27连接有主动斜齿轮28。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离合器,包括外套1,外套1的内部设置有离合器芯轴2,其离合器芯轴2与外套1之间设置有若干滚动轴3,离合器芯轴2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卡口环4,卡口环4与外套1之间设置有卡簧41;所述离合器芯轴2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轴21,主动轴21为阶梯轴,离合器芯轴2的内表面上和主动轴21与离合器芯轴2的接触部位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驱动齿22。主动轴21上设置有弹簧槽23,弹簧槽23内设置有压缩弹簧24。主动轴21与离合器芯轴2之间设置有齿条25,齿条25连接有驱动齿轮26。驱动齿轮26的轴部连接有从动斜齿轮27,从动斜齿轮27连接有主动斜齿轮2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其外套1的顶端设置有环形的凸台11,环形的凸台11内设置有二级联动齿12,主动轴21的端部与凸台11配合处设置有与二级联动齿12配合的一级联动齿13。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明显降低,准确实现汽车制动的离合,提高了离合器总成的整体性能;实现离合器主体与传动齿轮之间的离合,因此不会出现卡死现象或发生传递力不足的问题;降低了吸合噪音,增加了吸合过程中的缓冲力,减少操作过程中因碰撞产生的磨损,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天波,未经陆天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87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锻压机安全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环保型酸碱中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