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橡胶隔振垫减振轨道专用上承式钢轨支承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8696.9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2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邵志国;吴辰龙;沈韫;王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9/66 | 分类号: | E01B9/6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王伟 |
地址: | 23002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隔振垫减振 轨道 专用 上承式 钢轨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承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地铁橡胶隔振垫减振道床轨道铺设过程中架设轨排调整轨道几何尺寸的上承式钢轨支承架。
背景技术
地铁橡胶隔振垫减振道床具有施工内容多、工序复杂等特点,为了更好实现减振效果,此类道床在道心都设计凸起部分,给道床板增加配重,更好的实现减振。凸起部分的高度一般都在轨面下50mm高,因此普通支承架无法应用,且固定轨距的轨距拉杆无法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进现有施工工艺,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隔振垫减振轨道专用上承式钢轨支承架,通过支承架调轨道状态合格后,利用轨道车配合混凝土料斗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工作面后再利用地铁铺轨车进行一次性浇筑整体道床砼。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橡胶隔振垫减振轨道专用上承式钢轨支承架,其结构特点在于,支承架包括钢轨支承板、支承丝杆和支承门架,所述钢轨支承板与支承丝杆螺纹配合,通过支承丝杆的转动以调节钢轨支承板的高度;所述钢轨支承板和支承丝杆为左右一对并平行设置在轨道两侧,支承门架的两侧支脚对应固定在钢轨支承板上;所述钢轨支承板上设有两只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分别与钢轨支承板螺纹配合,通过两只调整螺栓的抵紧端左右夹持钢轨以调整轨距。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还在于:
所述钢轨支承板的上表面设有与所铺钢轨轨底坡相对应的斜面。
所述钢轨支承板上的一对调整螺栓轴向错位排列。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能解决地铁中橡胶隔道床中心凸台对支承架的干扰,并省去轨距拉杆,并且自动形成轨底坡(1:40)。道床可以一次浇筑成型。
2、本实用新型将各部件设置为钢构件,强度高、刚度大,性能可靠。
3、本实用新型加工简便,易于操作。
4、本实用新型造价低廉、加工制造快、各部件均采用普通钢结构制成,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无钢轨)。
图中标号:1钢轨支承板、2调整螺栓、3支承丝杆、4钢轨、5支承架门架、6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如图1、2所示,上承式钢轨支承架包括钢轨支承板1、调整螺栓2、支承丝杆3和支承架门架5,钢轨支承板1与支承丝杆3螺纹配合,通过支承丝杆3的转动以调节钢轨支承板1的高度来适应所铺设轨道高度;钢轨支承板1和支承丝杆3为左右一对,并平行设置在钢轨4的左右两侧,支承门架5的两侧支脚对应固定在左右钢轨支承板上,固定方式采用螺栓连接以方便拆卸运输,该上承式支承架门架5避开了道床凸台6部分并且具有足够的刚度来支承轨排的重量。在每个钢轨支承板1上均由一对于其螺纹配合的调整螺栓2,调整螺栓2的通过抵紧端从两侧与钢轨4相抵以调整轨距。
具体实施时,钢轨支承板1上的这对调整螺栓2轴向错位排列,使调整螺栓的抵紧端不在一条轴心上,以更好的调整固定轨距。钢轨支承板1的上表面可加焊一块楔形钢板形成与所铺钢轨轨底坡相对应的斜面。
为了防止丝杆3和砼接触,使用时,将丝杆3套上pvc管;丝杆固定在施工完成的基础垫层且铺设就位的橡胶垫上;通过旋转丝杆地铁铺轨车将轨排落至设计标高,同时在左右侧安装顶杆将轨排固定,通过轨排自重固定钢轨支承架。
地铁铺设步骤
第一步:轨排铺设
地铁铺轨车将轨排吊运至安装位置,落至设计标高,用鱼尾板和螺栓与已定位的轨排连接,旋出轨排两端立柱支撑在隧道底板,放松吊钩,轨排初步就位。架设钢轨支承架应注意:
A.钢轨支承架立柱(丝杆)所在的基底应为平整坚硬面。
B.为避免钢轨低接头,接头处支承架间距应适当加密。
C.钢轨支承架如与预留管沟有矛盾时,必须调整支承架位置。
D.落放轨排时,支立钢轨支承架时候需要在支承杆下面垫上一块200*200*10的小块钢板,防止出现局部受力现象,影响减振效果。
第二步:调整轨道位置
A.初步调整轨道位置时用专用道尺并辅以目测调整钢轨的标高、轨距、水平及方向等轨道几何尺寸,其精度不超过±20mm。
B.调整轨枕位置。
a.当轨枕位置与轨道横穿设备发生矛盾时,调整相邻几根轨枕间距避让。
b.轨枕承轨槽边缘距结构缝不小于70mm,如轨枕不能按设计位置布置时,可在相邻三根轨枕间调整。
C.精确调整轨道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86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电磁驱动振动除尘分级筛
- 下一篇:一种具有泡沫挡板的浸渍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