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调节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7886.9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0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大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大山 |
主分类号: | F24J2/26 | 分类号: | F24J2/26;F24J2/51;F24J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李京楠;张亚军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平板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器,特别涉及一种自调节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图2,现有的太阳能集热器是由框架1、上集管2、下集管3、支管4、吸热翅片5、玻璃盖板6、底板7以及侧保温层8、底保温层9组成,玻璃盖板6设置在框架1的顶部,由压条固定,上集管2、下集管3横向地布置在框架1的内部,支管4纵向跨接在上、下集管2、3之间,吸热翅片5焊接在支管4上,这种结构太阳能集热器在玻璃盖板6和吸热翅片5之间有一个空气层10,如图3所示,空气层10前后贯通整个集热器,这存在如下不足:
一是会产生较强烈的空气对流现象,因太阳能集热器是倾斜安装的,接受阳光照射后,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对流会导致热效率下降。
二是会产生过热的现象,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阳光透过空气层10直射在吸热翅片5上,会造成温度过高。
三是不美观,从地面上仰望时,太阳能集热器的主体颜色是吸热翅片上附着的吸热膜颜色,吸热膜通常是黑色,与建筑物的颜色不协调。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调节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能有效减弱空气对流现象,热效率高,不会产生过热的现象,温度可以调节,观瞻效果与建筑物的颜色协调一致,有利于美化建筑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调节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框架、上集管、下集管、支管、吸热翅片、底板、玻璃盖板,玻璃盖板设置在框架的顶部,由压条固定,上集管、下集管横向地布置在框架内部,支管纵向跨接在上、下集管之间,吸热翅片焊接在支管上,其特征是:在玻璃盖板与吸热翅片之间的空隙内布置有横向格栅。
所述横向格栅由条形箔带构成,所述框架由铝合金型材构成,该铝合金型材左、右边框的上端设置有凸沿,凸沿上等间距的设置有窄缝,所述条形箔带迂回盘绕依次穿过这些窄缝,条形箔带与调节机构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由传动轴、转盘、牵引绳、微型电机、蜗轮、蜗杆组成,传动轴设置在框架的内部,传动轴的两端由安装在框架两侧的轴承支承,转盘固定在传动轴上,牵引绳绕过转盘固接于条形箔带的上端和下端,微型电机设置在框架的外部,微型电机的主轴与蜗杆同轴连接,蜗杆与蜗轮啮合,蜗轮安装在传动轴上。
所述调节机构由传动轴、转盘、牵引绳、记忆合金构成,传动轴设置在框架的内部,传动轴的两端由安装在框架两侧的轴承支承,转盘固定在传动轴上,牵引绳绕过转盘固接于条形箔带的上端和下端,记忆合金为螺旋弹簧形状,记忆合金的一端与转盘固接,另一端固定在支杆上,支杆固定在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格栅将空气层分成多个隔腔,阻断热空气上升以及冷空气下降,有效减弱空气对流现象,从而提高集热效率。
二、格栅的角度可调,在炎热的夏季,通过调节装置可以将格栅的角度从平行于入射光线,变为与入射光线之间呈一定夹角,格栅倾斜后,会阻挡一部分阳光,这样,只有部分阳光直射在吸热翅片上,不会产生过热的现象,温度随格栅的角度变化可以调节。
三、正常工作时,格栅与入射阳光平行,不影响吸热翅片的受光面积,人从地面仰望时,格栅各条形箔带立面颜色为太阳能集热器的主体颜色,立面颜色可以根据需要涂刷成相应的色彩或图案,与建筑物顶面的颜色协调一致,有利于美化建筑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的截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所示太阳能集热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7的侧视图。
图9是蜗轮、蜗杆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的分解图。
图11是垫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记忆合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大山,未经赵大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78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