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排气管隔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7363.4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吉士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13/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513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排气管 隔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管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运输工具,其具有提高效率的作用,排气管它安装于发动机排气支管和消声器之间的排气管中,使整个排气系统呈挠性联接,从而起到减振降噪、方便安装和延长排气消声系统寿命的作用;在消声器后进气管和前进气管路的途径区域内散布有由不耐高温材料制成的金属管线等部件,当需要排放的气流经过该区域时,由于其不具备耐高温的特性,其容易被热辐射,从而缩短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进行隔热处理,为了能延长使用寿命,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分离式排气管隔热套[申请号:200920289217.3],该隔热套的筒体为圆筒结构,所述筒体包括上下对称的上筒体与下筒体,且在上筒体、下筒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盘,所述上筒体、下筒体均为复合层结构。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但是,该方案至少还是存在以下缺陷:结构复杂,不易制造且成本高,此外,其隔热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隔热效果好的汽车排气管隔热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汽车排气管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呈筒状的内套体和套设在内套体上的外套体,所述的内套体和外套体之间设有螺旋导流体,且该螺旋导流体分别与内套体的外壁和外套体的内壁固连并形成螺旋散热通道。显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此外,其隔热效果好,实用性非常强,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上述的汽车排气管隔热装置中,所述的外套体内径至少是内套体外径的两倍。
在上述的汽车排气管隔热装置中,所述的内套体和螺旋导流体连为一体式。
在上述的汽车排气管隔热装置中,所述的外套体上设有套在该外套体上的保护套。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汽车排气管隔热装置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此外,其隔热效果好,实用性非常强,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内套体1、外套体2、螺旋导流体3、保护套4、螺旋散热通道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汽车排气管隔热装置包括呈筒状的内套体1和套设在内套体1上的外套体2,所述的内套体1和外套体2之间设有螺旋导流体3,且该螺旋导流体3分别与内套体1的外壁和外套体2的内壁固连并形成螺旋散热通道a,另外,在外套体2上设有套在该外套体2上的保护套4。显然,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此外,其隔热效果好,实用性非常强,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具体地说,本实施例的外套体2内径至少是内套体1外径的两倍。而且,内套体1和螺旋导流体3连为一体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内套体1、外套体2、螺旋导流体3、保护套4、螺旋散热通道a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吉士汽配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吉士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7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缸径变行程的单缸机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动车尾气过滤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