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7012.3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8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琪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琪方 |
主分类号: | E01B9/32 | 分类号: | E01B9/32;B66C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56500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轨器。
背景技术
压轨器也称作焊接型压轨器、焊接型钢轨固定装置、钢梁压轨器、焊接型压板,起作用是压紧固定钢轨。通常焊接在工字钢梁上,有时候也用在预埋在混凝土的钢板上。
国内工业发展迅速,工业生产设备更新换代比较快,行车负荷也大幅增加,给轨道带来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目前采用压轨器实现轨道的固定,该压轨器分为上盖、底座、调正板和螺栓,底座爆到钢梁上然后用螺栓钩住底座再放调正板压上上盖,上盖压紧轨道,扛紧轨道,对于小吨位的轨道上述压轨器还能起到压紧轨道的作用,但是对于吨位较大的轨道上述压轨器收到的侧向力较大,上盖会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往后退,而达不到固定轨道的作用,致使行车运行出现问题隐患。
因此,如何研究出一种提高行车安全性能的压轨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轨器,以实现提高行车安全性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轨器,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的上盖、和将所述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螺栓,所述上盖具有压紧轨道的压持面,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配合的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底座的外侧比内侧高。
优选地,上述压轨器中,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配合的端面为倾斜面,所述上盖的内侧比外侧高。
优选地,上述压轨器中,所述压持面的坡度大于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配合的端面的坡度。
优选地,上述压轨器中,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配合的端面设置有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凸起,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条形凸起滑动配合的凹槽。
优选地,上述压轨器中,所述条形凸起设置在所述底座具有通孔和T型槽的位置处。
优选地,上述压轨器中,还包括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弹簧垫圈。
优选地,上述压轨器中,还包括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平垫圈。
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压轨器中将底座与上盖配合的端面设计成倾斜面,且倾斜面外侧高于内侧。使用时,将底座焊在钢梁上,将螺栓于钢梁平行穿入底座底部,使其钩住底座,压住上盖,上盖的内侧平面压紧轨道,竖面扛紧轨道,上盖还没有接触轨道时底座往内侧推上盖,随之上盖下滑,当上盖压紧轨道的竖面,同时扛紧轨道。利用底座外侧高的原理,捏紧螺栓,起到压紧轨道,扛紧轨道,致使轨道侧向力再大,上盖也不会往后退,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轨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轨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轨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仰视收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的仰视收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5中:
1为底座,11为底座主体,12为通孔,13为条形凸起,14为T型槽,2为上盖,21为轨道压紧部,210为压持面,22为底座压紧部,220为底座配合端面,23为通孔,24为螺母配合面,25为凹槽,3为平垫圈,4为弹簧垫圈,5为螺母,6为螺栓,7为钢梁,8为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琪方,未经王琪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70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留缝冰裂纹式纹理模块单元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纸浆模塑四工位一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