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测漏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6465.4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1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新科技(珠海)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12 | 分类号: | A61B1/0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国荣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漏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测漏接头,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窥镜用于对人体内部病患处进行实况观察,对病患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根据行业内对维修内窥镜的统计,几乎100%的内窥镜都会出现破裂漏气的故障,95%的漏气故障的内窥镜都会进水,进水后的内窥镜维修起来非常困难。因此,行业内出现了对内窥镜进行打气,防止液体进入内窥镜的测漏设备。其中,上述设备与内窥镜通过管道连接,连接处通常采用易拆装式的接头,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测漏接头,一般是直通式,即不管有没有连接内窥镜时,测漏接头本身是通的,这样会导致测漏设备不使用时,或者是清洗接头时,有水分从接头进入设备内部,影响设备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的内窥镜测漏接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窥镜测漏接头,包括内部设有输气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一端设有连接至输气设备的固定嘴,另一端设有与内窥镜接头连接的安装接口;壳体内设有可被内窥镜接头推动以开闭输气腔的芯件,还设有用于使芯件复位的弹性件。
优选的是,所述输气腔的内壁上设有横截面为漏斗形的壁口,所述芯件的外形与该壁口对应。
进一步的,该芯件的较大端位于固定嘴一侧,其较小端位于安装接口一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芯件的外壁上设有与输气腔内壁贴合的芯件密封圈。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件为压簧,其设置在芯件与固定嘴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芯件上位于安装接口的一端设置有可被内窥镜接头推动的顶杆。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上位于安装接口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内窥镜接头的安装螺钉。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嘴上设有防滑齿。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防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芯件安装在壳体内,使输气腔处于常闭状态,当内窥镜接头安装到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接口后,芯件会被推动,使测漏接头开启,气体就能够从固定嘴一侧输送至内窥镜,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内窥镜接头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内窥镜测漏接头,包括内部设有输气腔2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绕其轴心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滑槽11,以方便操作者将测漏接头插入内窥镜接头8上。壳体1的一端设有连接至输气设备的固定嘴3,所述固定嘴3上设有防滑齿31,以方便插接输气管道。壳体1的另一端设有与内窥镜接头8连接的安装接口4,安装接口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内窥镜接头8的安装螺钉7。壳体1内设有可被内窥镜接头8推动以开闭输气腔2的芯件5,根据内窥镜接头8的规格形状,可以在芯件5上位于安装接口4的一端设置有可被内窥镜接头8推动的顶杆52,顶杆52再推动芯件5,以方便操作。
壳体1内还设有用于使芯件5复位的弹性件6。较佳的是,所述弹性件6为压簧,其设置在芯件5与固定嘴3之间,当内窥镜接头8从安装接口4拆除后,施加在芯件5上的压力去除,压簧复位将芯件5重新压合在输气腔2内壁上。当然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拉簧的方式,其安装位置则与压簧相反,位于安装接口4的一侧,但是安装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优选的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压簧复位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芯件5安装在壳体1内,使输气腔2处于常闭状态,如附图2所示,当内窥镜接头8安装到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接口4后,芯件5会被推动,使测漏接头开启,气体就能够从固定嘴3一侧输送至内窥镜。
其中,所述输气腔2的内壁上设有横截面为漏斗形的壁口21,所述芯件5的外形与该壁口21对应,这样能够增加芯件5与输气腔2内壁的接触面积,提高产品的气密性。进一步的,该芯件5的较大端位于固定嘴3一侧,其较小端位于安装接口4一侧,这样的结构使得从固定嘴3输送过来的气体压力集中作用在芯件5的较大端,加大对芯件5的压力,使芯件5尽量贴合在输气腔2的内壁上。更进一步的,所述芯件5的外壁上设有与输气腔2内壁贴合的芯件密封圈51,完全将芯件5与输气腔2之间的间隙堵住,起到密封的作用。
以上说明书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例,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进行任何简单的修改及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新科技(珠海)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亚新科技(珠海)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64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基燃料重油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稀土改性氧化铁黑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