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开闭式黑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6409.0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2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农 |
主分类号: | B43L1/04 | 分类号: | B43L1/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开闭 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教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开闭式黑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白板及一体触摸屏式电子板的教学中的应用,开闭式黑板成为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但目前各教育机构使用的开闭式黑板都是由授课者用手工实现板面的开闭,由于授课者身高不一,对较矮的授课者极为不便。另外,由于授课者自身力量的不同,对于拉动可移动面板时通常会尽力的拉拽,这样就使可移动面板在惯性的作用下与黑板的边框相撞,长时间的碰撞易使黑板发生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开闭式黑板,它通过皮带轮结构传动并通过控制电路完成自动开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边框、固定面板和可移动面板,其特征是:在上下相对的边框内侧设置有滑道,在滑道之间设置有可移动面板,在上边框上设置有电机驱动皮带轮,该电机驱动皮带轮的传送皮带上设置有与可移动面板连接的钳子,电机驱动皮带轮的主动轮与双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滑道后侧的边框内设置有固定面板和电子板。
所述的电子板为电子白板或一体触摸屏式电子板。
双向电机与无线接收装置连接,该无线接收装置匹配有遥控装置。
在可移动面板的开闭行程终端位置设置有限位开关。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手动拉拽可移动面板的尴尬,给现有的教学板增添了自动装置,方便使用和配套。同时,运用恰当的控制装置在开闭动作时,实现到位自动断电,以备损坏其它部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护方便,市场应用范围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例打开状态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例闭合状态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例打开状态结构示意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例闭合状态结构示意简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如图1-2所示,该实例是单开闭式结构,其主要结构它包括有边框8、一块固定面板5和一块可移动面板1,在上下相对的边框8内侧设置有滑道,在滑道之间设置有可移动面板1,在上边框上设置有电机驱动皮带轮,该电机驱动皮带轮的下侧传送皮带3上设置有与可移动面板1连接的钳子2,电机驱动皮带轮的主动轮10与双向电机输出轴连接;在滑道后侧的边框内设置有固定面板5和电子白板4。
无线接收装置9与双向电机连接,该无线接收装置匹配有遥控装置。
在可移动面板1的开闭行程终端位置设置有限位开关7。
另外图中还包括有从动轮6。
打开动作时,授课者使用遥控装置,发出打开信号,无线接收装置9接收到打开信号后双向电机通电,双向电机输出轴驱动主动轮10顺时针转动,传送皮带3随主动轮10和从动轮6顺时针转动,从而使通过钳子2连接的可移动面板1由闭合状态的黑板右侧位置沿滑槽向打开状态的黑板左侧滑动,在接触黑板左侧边框上的限位开关7后,双向电机断电,打开动作完成;
关闭动作时,授课者使用遥控装置,发出关闭信号,无线接收装置9接收到关闭信号后双向电机通电,双向电机输出轴驱动主动轮10逆时针转动,传送皮带3随主动轮10和从动轮6逆时针转动,从而使通过钳子2连接的可移动面板1由打开状态的黑板左侧位置沿滑槽向闭合状态的黑板右侧滑动,在接触黑板右侧边框上的限位开关7后,双向电机断电,闭合动作完成。
实例2
如图3-4所示,该实例是双开闭式结构,其与实例1的区别在于实例1有一块固定面板5和一块可移动面板1,实例2有两块固定面板5和两块可移动面板1,两块可移动面板分别与上侧传送皮带3和下侧传送皮带3连接,这样就使得传动皮带3转动时,两块可移动面板的滑动方向相反,另外,实例2中将实例1中电子白板4替换为一体触摸屏式电子板11。实例2的打开与闭合动作原理跟实例1相同,故省略。
综上所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农,未经王小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64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