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棉脱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6176.4 | 申请日: | 201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1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钱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中科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N3/12 | 分类号: | B27N3/12;B27N1/02;B27N3/18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陈建中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棉脱胶机。
背景技术
岩棉板是以玄武岩及其它矿石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融成纤,加入适量的粘合剂固化加工而成的。建筑用岩棉板具有优良的防火、保温和吸音性能,适用于建筑墙体、屋顶的保温隔音以及建筑隔墙、防火墙、防火门和电梯井的防火和降噪。 目前大多岩棉板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将原料经过棉炉高温熔融后,制成岩棉纤维绒毡,由高压气体泵把胶液吹到棉绒毡上,再通过离心机甩干生产出岩棉;然后岩棉经流水线生产设备的高温炉烘干,再压制成为硬质岩棉板。由此方法生产的岩棉板容重大,棉绒纤维舒展性较差,且粘接力差,拉拔强度小,难以制成大规格的板材,达不到建筑外墙保温板A 级产品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岩棉脱胶机,能够控制从岩棉挤出的胶量,提高产品质量,使岩棉板产品具有拉拔强度大、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岩棉脱胶机,包括具有用于装载浸胶岩棉的内腔的机体、设置于所述的机体上的门板,所述的内腔内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有压板,所述的机体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的压板上下滑动的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的液压缸行程的控制器,所述的门板上开设有多个供胶液流出的出胶口,所述的机体的下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的控制器相电气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机体上具有缸体固定座,所述的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的缸体固定座相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板上固定设置有活塞杆固定座,所述的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活塞杆固定座相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压板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压板的下方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的压板的空腔相连通的吹气孔,所述的压板的上方开设有与所述的压板的空腔相连通的进气孔,所述的进气孔与压缩气源相连通。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压缩气源为空气压缩机。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压缩气源与所述的进气口通过气管相连通。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门板的一侧部与所述的机体相转动连接,所述的门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机体相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挤压的方式代替原先离心的方式进行脱胶,且在压板上通有便于脱胶的压缩气体,既能使岩棉纤维舒展性增强,又有利于胶液顺利导出,另外在机体的下方设置有作为重量信号元件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向控制器传送重量信号,继而通过控制器控制液压缸的行程,即控制出胶量,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内腔;2、机体;3、门板;4、压板;5、空腔;6、吹气孔;7、进气孔;8、压缩气源;9、气管;10、缸体固定座;11、活塞杆固定座;12、出胶口;13、液压缸;14、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岩棉脱胶机,包括具有用于装载浸胶岩棉的内腔1的机体2、设置于所述的机体2上的门板3,所述的内腔1内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有压板4,所述的机体2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的压板4上下滑动的液压缸13,所述的液压缸13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的液压缸13行程的控制器,所述的门板3上开设有多个供胶液流出的出胶口12,所述的机体2的下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4,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4与所述的控制器相电气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的机体2上具有缸体固定座10,所述的液压缸13的缸体与所述的缸体固定座10相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板4上固定设置有活塞杆固定座11,所述的液压缸13的活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活塞杆固定座11相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述的压板4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压板4的下方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的压板4的空腔5相连通的吹气孔6,所述的压板4的上方开设有与所述的压板4的空腔5相连通的进气孔7,所述的进气孔7与压缩气源8相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的压缩气源8为空气压缩机。所述的压缩气源8与所述的进气口通过气管9相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的门板3的一侧部与所述的机体2相转动连接,所述的门板3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机体2相拆卸地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中科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中科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6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自动切换监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