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5975.X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3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荣 |
主分类号: | F24C7/08 | 分类号: | F24C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牟长林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热炉,尤指一种具有检测作用而可防止空烧的电热炉。
背景技术
传统电热炉仅利用炉体内的电热体供热,便可以加热放置在炉面上的锅体,借此完成锅体内的食物烹煮;且也由于电热炉无须燃烧瓦斯且没有火苗产生,因此其方便性及安全性已深获民众喜爱。
一般而言,如中国台湾公告第397193号专利案,其揭示一种传统电热炉,该传统电热炉9具有一机体91及一导热顶板92,该导热顶板92设置在该机体91顶部,以借助该导热顶板92向该烹煮器具8供热,并通过一开关93控制热源的开启及关闭。
然而,当传统电热炉9的开关93开启后,该导热顶板92便会持续对该烹煮器具8进行加热,直至使用者关闭该开关93该电热炉9才能够停止运行;因此,在烹煮过程中,若使用者临时将该导热顶板92上的该烹煮器具8移走,且未及时关闭开关93时,将导致该导热顶板92持续供热空烧,不仅容易损坏该电热炉9的内部构件,而且如果使用者不甚碰触该导热顶板92还会造成严重烧伤。所以,传统电热炉9的安全性不仅仍为人所忧虑,还在无形中增加用电成本。
有鉴于此,确实有必要发展一种具有特殊设计的电热炉,以解决如上所述的各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上述问题,以提供一种电热炉,其能够及时或在预定时间内切断供热电源,以防止产生持续空烧的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热炉,包括:一机体,具有一基座及一壳盖,该壳盖与该基座共同圈围出一容置空间,该壳盖顶部具有连通该容置空间的一开口;一电热体,设置在该容置空间内,并对应该壳盖的开口;一电控模块,设置在该容置空间内且电连接该电热体,该电控模块具有一电控组及一感测件,该感测件装设在该电热体上,并与该电控组电性连接;及一散热组件,设置在该容置空间内且与该电控模块电连接。
其中,该电热体固定在该基座之上,该电热体具有一台座及一电热盘,该台座顶部凹设有一容槽,该电热盘设置在该容槽内,且电连接该电控组,该台座底部设有一盲孔,该感测件装设在该盲孔内。
其中,该基座设有连通该容置空间的一散热口,该散热组件固定在该基座之上,且对应设置在该散热口。
其中,该电控模块固定在该基座之上,且该电控模块的该感测件以一接线电性连接该电控组。
其中,该感测件为红外线检测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电热炉可通过该感测件对该电热体上是否放置有烹煮锅体进行检测,当锅体被移走或在预定时间内并未检测到电热体上的烹煮锅体,该电热炉会及时切断电源以确保该电热炉不会出现空烧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电热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炉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炉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炉的使用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炉的使用示意图二。
【符号说明】
现有技术:
9电热炉 91机体
92导热顶板 93开关
8烹煮器具
本实用新型:
1机体 11基座
111散热口 12壳盖
121开口 2电热体
21台座 211 容槽
212盲孔 22电热盘
3电控模块 31电控组
32感测件 4散热组件
5烹煮锅体 S容置空间
L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该电热炉包含:一机体1、一电热体2、一电控模块3及一散热组件4,该电热体2、电控模块3及散热组件4均容置于该机体1内,且该电控模块3与该电热体2及该散热组件4相互电连接;其中,该电连接方式可为有线或无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荣,未经陈建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59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轮折叠式拖车
- 下一篇:一种内循环式分段预热生物质取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