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输送机中的螺旋体支承滚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4584.6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6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邵水根;徐晓霞;占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起重运输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32 | 分类号: | B65G33/3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8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输送 中的 螺旋体 支承 滚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输送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输送机中的螺旋体支承滚轮装置 。
背景技术
传统设计中“U”型或“O”型螺旋输送机其核心部件为螺旋体,无论规格大小如何,长度大于3m以上,一般设计成多节螺旋体,中间设置吊轴承装置支承。
设置吊轴承结构螺旋体制作及安装时同轴度如调整不好,支承点之间将相互产生附加力,使得吊轴承与中间联接轴颈受力增大,造成轴瓦与轴颈磨损严重,输送潮湿含水率偏高物料时特别易堵料,因而不能保证物料连续稳定输送。根据物料的特性以及现代输送工艺流程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客户对于6m-10m以下的螺旋输送机不接受设置吊轴承的设计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螺旋输送机中的螺旋体支承滚轮装置,减少了中间支承点,消除超静定受力,改善螺旋输送机头、尾部轴承座受力,从而降低电机负荷,保证物料输送顺畅达到设计输送能力。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螺旋输送机中的螺旋体支承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为多个,叶片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螺旋体中部一个或二个叶片上的边缘处,所述螺纹套内旋合有螺栓销轴,所述螺栓销轴上套装有轴套,所述轴套上套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轮面与螺旋输送机机壳内壁之间间隙根据设计需要而定。
所述的螺旋体中部叶片边缘处圆周均匀分布有安装孔,所述螺纹套插入安装孔内且焊接为一体。
所述的螺纹套装焊在叶片近边缘处圆周孔内,所述的轴套、滚轮分别装入所述的螺栓销轴上,再将装好后的螺栓销轴旋入所述的螺纹套内。所述的支承滚轮装置装焊在独节螺旋体近二分之一处的叶片上,叶片的数量根据螺旋体长度来定,一般为1~2片。叶片上的圆周定位根据设计需要保证的滚轮外圆与机壳内壁间隙而定。
当螺旋体在减速电动机的带动下在机壳内沿圆周而旋转时,中间叶片上各滚轮外圆与料层接触,避免螺旋体下挠时叶片与机壳内壁硬磨擦产生阻力、卡死,从而造成螺旋体的联接螺栓被剪断,严重时将减速机烧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设计新颖独特、结构简单、重量轻、加工方便,支承滚轮装置制造成本低,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独节螺旋体叶片上的装配,滚轮久用磨损后,更换方便,停产时间短,维修省时、省力,效益显著,该结构可以推广使用在各独节螺旋体上。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承滚轮结构件与叶片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螺旋输送机中的螺旋体支承滚轮装置,包括有螺纹套2,螺纹套2为多个,叶片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螺旋体5中部一个或二个叶片6上的边缘处,螺纹套2内旋合有螺栓销轴4,螺栓销轴4上套装有轴套3,轴套3上套装有滚轮1,滚轮1的轮面与螺旋输送机机壳内壁之间间隙根据设计需要而定。所述的螺旋体5中部叶片上边缘处圆周均匀分布有安装孔,螺纹套2插入安装孔内且焊接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起重运输机器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起重运输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45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智能钻井的非粘接型拉挤复合管
- 下一篇:一种橡胶辊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