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托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1945.1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2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光良 |
主分类号: | A61C7/34 | 分类号: | A61C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正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正畸医用托槽。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口腔牙齿的正畸治疗过程中,正畸托槽固定在牙面上,弓丝穿过托槽上的弓丝槽(又名方丝槽),并通过结扎橡胶圈或者结扎钢丝将弓丝直接结扎于托槽结扎翼上,弓丝的矫正力通过托槽传递到牙齿,使牙齿产生预期的移动,以达到校正牙齿的目的。
由于目前所用的结扎橡胶圈或者结扎钢丝结扎于托槽的结扎翼上,直接施力于弓丝,对弓丝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妨碍了弓丝的正常移动,从而影向了牙齿的正畸效果。目前,市场上亦出现了多种自锁托槽,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二大系列,但结构都比较复杂,制造难度大,成本高,价格昂贵,操作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造方便,操作简单,稳定可靠的医用托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医用托槽,包括具有弓丝槽沟的托槽体,弓丝槽沟两侧设有工作翼,在托槽体上与弓丝槽沟相交设有托槽口,托槽口和弓丝槽沟将工作翼分成四小块,该托槽口前后两端的工作翼上分别开设有前轴孔、后轴孔,所述的前轴孔、后轴孔与托槽口相交并贯通托槽口,在托槽口内设有托槽盖,托槽盖底面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凸缘,在托槽盖后端的凸缘上设有腰子孔,在托槽盖前端的凸缘上设有开口槽,开口槽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水平设置的上挡边、下挡边,且上挡边的长度大于下挡边;在前轴孔、后轴孔内分别穿设有横穿托槽口的前销轴、后销轴,后销轴同时穿设在托槽盖的腰子孔内,前销轴与开口槽相配合;
当向后推动托槽盖时,后销轴处于腰子孔的前端,前销轴则脱离开口槽及下挡边,托槽盖可绕后销轴翻转,此时露出弓丝槽沟,弓丝可放入或取出弓丝槽沟,托槽盖处于打开状态;
反方向翻转托槽盖至上挡边搭在前销轴上,再向前推动托槽盖,此时后销轴处于腰子孔的后端,而前销轴卡入开口槽内,开口槽的上挡边、下挡边被前销轴止挡限位,使托槽盖不能再翻转打开,托槽盖处于闭合锁定状态。
为了使托槽盖不被轻易打开,作为优选,在腰子孔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对后销轴进行限位的弧形凸起。弧形凸起的设置在托槽盖滑动时增加了阻力,防止托槽盖在使用中出现自动滑动并打开的情况。
作为优选,在托槽盖前端的凸缘与后端的凸缘之间形成一用以卡住弓丝的斜坡。在托槽盖闭合时,斜坡会卡住弓丝,防止其移动,从而形成主动式托槽。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滑动锁片结构,托槽盖在托槽口内正常滑动,在托槽口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销轴、后销轴,托槽盖后端形成与后销轴配合的腰子孔,托槽盖前端形成了与前销轴配合的开口槽,后销轴始终穿设在腰子孔内且后销轴固定不动,但随着托槽盖的前后滑动,可以使后销轴处于腰子孔的不同位置,而前销轴可随着托槽盖的移动卡入或脱离开口槽,从而使托槽盖处于闭合或打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托槽体与托槽盖制作简单,可采用线切割一次成形,操作方便。同时安装时将托槽盖放入托槽体内,托槽盖可绕后销轴旋转,打开或闭合均十分方便。临床应用中免去了结扎钢丝的繁琐操作。同时又不会像结扎钢丝或结扎橡胶圈那样直接施力于弓丝,故不会影响弓丝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正常移动,使得正畸治疗效果更好。
由于部分托槽具有一定的轴倾角,本实用新型的托槽体与托槽盖将具有一定的斜度,而托槽盖打开时,托槽盖既绕着后销轴旋转;同时托槽盖在被推动时其腰子孔还与后销轴有相对滑动;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腰子孔结构,而腰子孔又为开口状态,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功能与目的容易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托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托槽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托槽盖装入托槽体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托槽盖在托槽体内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托槽盖在托槽体内处于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中托槽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托槽盖在托槽体内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2中托槽盖在托槽体内处于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光良,未经王光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1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yomegalin变体8及其应用
- 下一篇:氢氯氟烃的选择催化脱氯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