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拖把的旋转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1582.1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2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雪梅 |
主分类号: | A47L13/20 | 分类号: | A47L13/20;A47L13/4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5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拖把 旋转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拖把的旋转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拖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清洁用具,传统的拖把一般由拖把杆和拖把头组成,在对拖把进行清洗之后,需要使用者用手将拖把头的水拧干才能使用,很不方便,若让其自然晾干,又十分费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人们发明了很多使拖把头快速脱水的方法,例如给拖把配备一个专用的脱水装置等。
在申请人申请的一个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120345105.2)中具体公开了一种拖把及其脱水桶,通过在拖把杆上设置供拖把头旋转的驱动装置,加以专用脱水桶的配合使用,利用手对拖把杆上下的移动实现拖把头在脱水桶中瞬间的脱干。然而,在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中,用于驱动拖把头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受力不均匀、咬合不稳定、易打滑的现象,从而在拖把脱水过程中产生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受力均匀稳定,而且咬合更好的用于拖把的旋转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拖把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杆分为驱动杆和连接杆,所述驱动杆下端通过旋转驱动装置与连接杆上端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螺旋杆、限位扣、离合螺母和离合套,所述螺旋杆位于驱动杆内,螺旋杆的上端与驱动杆内上端设置的螺杆固定头连接,其下端依次穿过限位扣、离合螺母和离合套置于连接杆内部,所述螺旋杆与离合螺母之间螺纹配合,所述离合套与连接杆上端连接,离合螺母位于离合套内,限位扣设置于离合套上端,在离合套内设置有离合螺母的滑动间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合螺母上部、以离合螺母轴心为中心沿径向设置有若干凸块,在所述离合套内设置有与所述凸块对应配合的单向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拖把的旋转驱动装置,其所述凸块的下端面呈弧形,所述单向齿的齿槽部分呈与凸块下端面配合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拖把的旋转驱动装置,其所述若干凸块以离合螺母的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之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拖把的旋转驱动装置,其在所述离合套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器,在所述螺杆固定头下端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套在螺旋杆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拖把的旋转驱动装置,其在所述螺旋杆下端设置有挡销。
本实用新型将离合螺母和离合套的离合部设置于离合螺母上部,同时通过离合螺母上凸块与离合套内单向齿配合的方式,相对于现有结构加大了力臂的距离,使受力更加稳定均匀,其次,凸块与单向齿的形状配合,加大了两者的接触面积,使离合螺母与离合套咬合更好,有效防止了打滑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拖把杆的拆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离合套的剖面图。
图中标记:1为驱动杆,2为连接杆,3为螺旋杆,4为限位扣,5为离合螺母,6为离合套,7为螺杆固定头,8为凸块,9为单向齿,10为缓冲器,11为弹簧,12为挡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用于拖把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杆分为驱动杆1和连接杆2,所述驱动杆1下端通过旋转驱动装置与连接杆2上端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螺旋杆3、限位扣4、离合螺母5和离合套6,所述螺旋杆3位于驱动杆1内,螺旋杆3的上端与驱动杆1内上端设置的螺杆固定头7连接,其下端依次穿过限位扣4、离合螺母5和离合套6置于连接杆2内部,所述螺旋杆3与离合螺母5之间螺纹配合,所述离合套6与连接杆2上端连接,离合螺母5位于离合套6内,限位扣4设置于离合套6上端,在离合套6内设置有离合螺母5的滑动间隙,在所述离合螺母5上部、以离合螺母5轴心为中心沿径向设置有五个凸块8,所述五个凸块8以离合螺母5的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之上,在所述离合套6内设置有与所述凸块8对应配合的单向齿9,该结构相对于现有结构力臂更大,故驱动更加轻松,而且离合套的受力更加稳定均匀;所述凸块8的下端面呈弧形,所述单向齿9的齿槽部分呈与凸块8下端面配合的弧形,这样离合螺母和离合套的接触面积更大,二者咬合更好,有效防止了打滑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雪梅,未经李雪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15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轮机燃烧室试验用高温测量段
- 下一篇:扫帚簸箕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