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锁紧式孔型密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51552.0 | 申请日: | 2013-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0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支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02 | 分类号: | F16J15/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0012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锁紧式 孔型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速锁紧及密封技术,具体是一种快速锁紧式孔型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孔的气密性检测中,孔口的密封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孔口的密封普遍是通过手持式孔口密封装置来实现的。实践表明,手持式孔口密封装置由于自身结构所限,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其一,手持式孔口密封装置无法自紧固在孔口上,而需要通过操作人员手持来保持静止,因而其浪费人力。其二,操作人员长时间手持会产生疲劳,而疲劳会导致操作人员手抖,进而导致手持式孔口密封装置发生抖动,因而其密封可靠性差。其三,操作人员长时间手持还会将手部的体温传递给手持式密封装置,因而其并不适用于要求温度保持恒定的场合。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密封装置,以解决手持式孔口密封装置浪费人力、密封可靠性差、以及不适用于要求温度保持恒定的场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手持式孔口密封装置浪费人力、密封可靠性差、以及不适用于要求温度保持恒定的场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快速锁紧式孔型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快速锁紧式孔型密封装置,包括圆筒形壳体、推杆、活塞、胀芯、膨胀头、弹簧、碗形密封圈、以及接嘴;其中,圆筒形壳体的后端壁中央前后贯通开设有第一通孔;圆筒形壳体的前端壁中央前后贯通开设有第二通孔;推杆贯穿于第一通孔内;活塞安装于圆筒形壳体的内腔;活塞的后端面与推杆的前端面固定;胀芯贯穿于第二通孔内,且胀芯的侧面与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胀芯的后端面与活塞的前端面固定;膨胀头套设于胀芯的前部;膨胀头的后端面与圆筒形壳体的前外端壁固定;弹簧安装于圆筒形壳体的内腔,且弹簧套设于胀芯的后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塞的前端面和圆筒形壳体的前内端壁固定;碗形密封圈的后端面与膨胀头的前端面固定,且碗形密封圈的碗口朝前;接嘴与圆筒形壳体的侧壁固定,且接嘴的内腔与圆筒形壳体的内腔连通。
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首先,操作人员一手握住圆筒形壳体,一手握住推杆后部并向前推动推杆,推杆通过活塞推动弹簧进行压缩,并通过活塞推动胀芯进行前移,胀芯的前端由此向前伸出膨胀头外,膨胀头由此收拢。然后,操作人员将碗形密封圈的碗口密封扣压在孔口上,并保证胀芯的前端和膨胀头伸入孔口内。随后,操作人员松开推杆,弹簧进行复位,弹簧通过活塞推动推杆进行后移,并通过活塞带动胀芯进行后移,胀芯的前端由此缩回膨胀头内,膨胀头由此胀开并紧压在孔口内壁上,由此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速锁紧式孔型密封装置自紧固在孔口上。最后,操作人员通过外部管路向接嘴的内腔通入气体,气体依次经圆筒形壳体的内腔、胀芯的侧面与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通入孔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孔的气密性检测。基于上述过程,与手持式孔口密封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速锁紧式孔型密封装置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速锁紧式孔型密封装置通过胀芯和膨胀头实现了自紧固在孔口上,其无需通过操作人员手持便可保持静止,因而其有效节省了人力。其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速锁紧式孔型密封装置无需通过操作人员手持便可保持静止,避免了因操作人员疲劳而发生的抖动,因而其密封可靠性更强。其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速锁紧式孔型密封装置无需通过操作人员手持便可保持静止,避免了受到操作人员手部的体温影响,因而其适用于要求温度保持恒定的场合。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速锁紧式孔型密封装置通过采用全新结构,有效解决了手持式孔口密封装置浪费人力、密封可靠性差、以及不适用于要求温度保持恒定的场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手持式孔口密封装置浪费人力、密封可靠性差、以及不适用于要求温度保持恒定的场合的问题,适用于孔的气密性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筒形壳体,2-推杆,3-活塞,4-胀芯,5-膨胀头,6-弹簧,7-碗形密封圈,8-接嘴。
具体实施方式
快速锁紧式孔型密封装置,包括圆筒形壳体1、推杆2、活塞3、胀芯4、膨胀头5、弹簧6、碗形密封圈7、以及接嘴8;其中,圆筒形壳体1的后端壁中央前后贯通开设有第一通孔;圆筒形壳体1的前端壁中央前后贯通开设有第二通孔;推杆2贯穿于第一通孔内;活塞3安装于圆筒形壳体1的内腔;活塞3的后端面与推杆2的前端面固定;胀芯4贯穿于第二通孔内,且胀芯4的侧面与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胀芯4的后端面与活塞3的前端面固定;膨胀头5套设于胀芯4的前部;膨胀头5的后端面与圆筒形壳体1的前外端壁固定;弹簧6安装于圆筒形壳体1的内腔,且弹簧6套设于胀芯4的后部;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活塞3的前端面和圆筒形壳体1的前内端壁固定;碗形密封圈7的后端面与膨胀头5的前端面固定,且碗形密封圈7的碗口朝前;接嘴8与圆筒形壳体1的侧壁固定,且接嘴8的内腔与圆筒形壳体1的内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支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支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15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端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拖拉机变速锁定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