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纸白水的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1507.5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7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F1/66 | 分类号: | D21F1/6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地址: | 52316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白水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制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造纸白水的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白水来源于造纸车间纸张抄造过程的废水,造纸制浆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水量,白水排放量较大,造成资源浪费,而节能降耗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环保的要求。在现有的造纸生产中,纸张分三层成型,纸浆也分成长、中、短纤,其中长、中、短纤分别有其白水回收系统。现有技术中,长短纤浊白水与中纤浊白水分别储存于二个池中,再分别用二个450KW的泵泵送到长纤除渣器进料池、短纤除渣器进料池、中纤除渣器进料池、精筛进料池、以及粗筛进料池,从而造成能耗高,增大了设备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进而使成品纸张的成本较高,而且不利于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废水再利用率高、能耗低、节约成本的造纸白水的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造纸白水的回收系统,包括清白水池、浊白水池、精筛进料池、短纤除渣白水池、长纤除渣白水池和粗筛进料池,所述浊白水池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精筛进料池和所述短纤除渣白水池连通,所述管道的进水口高于所述管道的出水口;所述长纤除渣白水池分别与所述短纤除渣白水池、所述精筛进料池以及所述粗筛进料池连通。
其中,所述长纤除渣白水池包括四面墙,分别为第一间隔墙、第二间隔墙、第三间隔墙和第四面墙。
其中,所述精筛进料池与所述长纤除渣白水池之间共用所述第一间隔墙,所述短纤除渣白水池与所述长纤除渣白水池之间共用所述第二间隔墙,所述粗筛进料池与所述长纤除渣白水池之间共用所述第三间隔墙。
其中,所述精筛进料池的四面墙中,所述第一间隔墙的高度低于其他三面墙的高度。
其中,所述短纤除渣白水池的四面墙中,所述第二间隔墙的高度低于其他三面墙的高度。
其中,所述长纤除渣白水池的四面墙中,所述第一间隔墙的高度低于其他三面墙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造纸白水的回收系统,包括清白水池、浊白水池、精筛进料池、短纤除渣白水池、长纤除渣白水池和粗筛进料池,清白水池与浊白水池连通,浊白水池通过管道分别与精筛进料池和短纤除渣白水池连通,管道的进水口高于管道的出水口;长纤除渣白水池分别与短纤除渣白水池、精筛进料池以及粗筛进料池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白水的回收系统,利用自然重力,白水通过管道溢流的方式,分别进入精筛进料池和短纤除渣白水池,通过对各工序的白水池进行布局,设置墙面的不同高度,使白水通过溢流的方式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替代了现有技术采用两个大功率水泵进行泵送的方式,大大节省了能耗以及设备维护成本,实现了节能和废水再利用,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造纸白水的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包括有:
白水池1;
浊白水池2;
精筛进料池3;
短纤除渣白水池4;
长纤除渣白水池5、第一间隔墙51、第二间隔墙52、第三间隔墙53、第四面墙;
粗筛进料池6;
管道7。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造纸白水的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清白水池1、浊白水池2、精筛进料池3、短纤除渣白水池4、长纤除渣白水池5和粗筛进料池6,其中:清白水池1与浊白水池2连通,浊白水池通过管道7分别与精筛进料池3和短纤除渣白水池4连通,管道7的进水口高于管道7的出水口;长纤除渣白水池5分别与短纤除渣白水池4、精筛进料池3以及粗筛进料池6连通。
具体的,长纤除渣白水池5包括四面墙,分别为第一间隔墙51、第二间隔墙52、第三间隔墙53和第四面墙。
具体的,精筛进料池3与长纤除渣白水池5之间共用第一间隔墙51,短纤除渣白水池4与长纤除渣白水池5之间共用第二间隔墙52,粗筛进料池6与长纤除渣白水池5之间共用第三间隔墙53,采用上述布局,便于使长纤除渣白水池5分别与短纤除渣白水池4、精筛进料池3以及粗筛进料池6连通,实现白水的溢流。
本实施例中, 精筛进料池3的四面墙中,第一间隔墙51的高度低于其他三面墙的高度,从而使白水通过第一间隔墙51溢流至长纤除渣白水池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理文造纸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理文造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15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轨道垫板
- 下一篇:一种造纸长短纤筛选的白水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