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瓶机旋转夹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1084.7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7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齐祥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祥东 |
主分类号: | C03B23/045 | 分类号: | C03B23/045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71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瓶机 旋转 夹头 | ||
技术领域
制瓶机旋转夹头,属于管制玻璃瓶的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瓶机的旋转夹头。
背景技术
国内生产管制玻璃瓶的主要设备是ZP-18型制瓶机。该设备的A部有12个夹玻璃管的机械夹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的缺陷,一是开启旋转夹头的手柄设计在转盘的下方,离加热玻璃管的灯头较近,受热较重,所以需要用润滑油润滑,同样由于受热较重,加上的润滑油在高温下,时间长了容易形成积碳,这不仅影响了夹头的正常开合,而且也能污染到玻璃瓶;二是夹紧玻璃管的压簧也设计在转盘的下方,由于离灯头太近,时间长了受热变形较大,降低了压簧的弹性,从而减少了夹头的夹持力,造成玻璃管下滑,直接影响了玻璃瓶的质量;三是轴承通过机体转盘上的台阶固定定位,定位精度差,造成夹头旋转精度差,降低玻璃瓶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积碳、使用寿命长的制瓶机旋转夹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制瓶机旋转夹头,包括中空的滑套和滑套下部的夹头爪,以及套设在滑套上的轴承、压簧、齿轮、开合锥套和滑套提升机构,滑套轴向固定在机体转盘的圆周上,轴承套设在滑套与机体转盘之间,开合锥套固定在滑套下端,开合锥套与夹头爪具有相配合的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提升机构位于机体转盘上方。
所述压簧安装在机体转盘上方。
所述滑套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套在滑套上部的开启套和通过手柄支座固定在机体转盘上端的手柄,开启套上下两端均具有环形的台阶,手柄为环形与开启套上端台阶配合,手柄可偏心翻转的铰接在手柄支座上端;压簧通过压簧上盖和压簧座同轴压紧在开启套下端台阶的上端面,压簧座固定连接在齿轮上端。
所述手柄内侧对称设有两个以上可自由转动的开启滚轮,开启滚轮与开启套上端环形台阶的下端面滚动配合。
所述开启套上端设有开启套固定盘,开启套与开启套固定盘均与滑套螺纹连接。开启套固定盘与开启套相对拧紧在滑套上定位开启套,通过开启套固定盘可以调节开启套的上下位置,从而调整夹头爪的开合度,以适应不同的玻璃管。
所述机体转盘上端设有转盘上盖,手柄支座固定在转盘上盖上端。
所述手柄外侧设有一径向的操作杆,操作杆同时沿机体转盘的径向且位于机体转盘圆周外侧。
所述轴承通过轴承下挡圈、轴承内套、轴承外套、轴承上挡圈以及夹头外壳固定定位,轴承内套中部直径大于两端构成台阶,两个轴承分别安装在台阶上下两端,轴承上挡圈、轴承下挡圈分别抵接轴承外圈上下端,夹头外壳上端抵接轴承内圈下端,轴承内套上端与齿轮固定连接,轴承内套下端与夹头外壳固定连接。
所述轴承为无油润滑轴承。
所述齿轮与滑套之间设有上无油润滑轴套,夹头外壳与滑套之间设有下无油润滑轴套,上、下无油润滑轴套均为石墨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制瓶机旋转夹头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滑套提升机构位于机体转盘上方,滑套提升机构由于远离了制瓶机的加热系统,无需润滑即可操作滑套的升降,防止润滑油受热后产生积碳,保证玻璃瓶不受污染,同时操作方便;
2、压簧安装在机体转盘上端,远离制瓶机加热系统,有效防止长期受热后发生变形,保证弹簧弹性,保证夹头爪的夹持力,延长使用寿命;
3、压簧与开启套固定在一起,结构紧凑;
4、手柄通过开启滚轮驱动开启套,通过滚动配合,实现单面接触,大大减少了开启滚轮与开启套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也降低了噪声;
5、开启套通过开启套固定盘固定定位,可以根据需要对开启套进行轴向调整,进而调节夹头爪的开合度,适应不同的玻璃管;
6、轴承定位采用两端挡圈定位,比原有设备的内套定位方式更可靠,无轴向位移,保证了夹头的旋转精度;
7、轴承采用无油润滑轴承,上、下无油润滑轴套采用石墨套,通过无油设计,防止润滑油受热产生积碳污染玻璃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制瓶机旋转夹头剖视图示意图。
图2是开合锥套与夹头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祥东,未经齐祥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1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化炉冷却系统
- 下一篇:稀土废水回收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