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槽结构喇叭差模耦合馈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0621.6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2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邓智勇;张文静;杜彪;李振生;李勇;阮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3/02 | 分类号: | H01Q13/02;H01Q5/00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喇叭 耦合 馈源 装置 | ||
1.一种双槽结构喇叭差模耦合馈源装置,包括双槽结构波纹喇叭和馈源网络,双槽结构波纹喇叭由过渡段(1)、模变换段(2)、变频段(3)、变角段(4)和辐射段(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频段(3)为由多个槽周期组成的双槽结构形式,在变频段中部的一个槽周期处相对应的波纹喇叭的圆周上均匀依次开设有第一至第八耦合口(3-1至3-8),每个耦合口之间的夹角为4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槽结构喇叭差模耦合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耦合口的形状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槽结构喇叭差模耦合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馈源网络包括八个低通滤波器、八个波导同轴转换器、第一至第六微带合差器、微带3dB电桥和同轴电缆;其中,第一耦合口(3-1)和第五耦合口(3-5)输出的信号分别经低通滤波器和波导同轴转换器后进入第一微带合差器(6-1),第一微带合差器(6-1)将进入的两路信号进行相加后输出第一路水平线极化分支信号;第三耦合口(3-3)和第七耦合口(3-7)输出的信号分别经低通滤波器和波导同轴转换器后进入第二微带合差器(6-2),第二微带合差器(6-2)将进入的两路信号进行相加后输出第二路水平线极化分支信号;将第一路水平线极化分支信号和第二路水平线极化分支信号分别输入第三微带合差器(6-3)进行相减处理后输出水平线极化信号;
第二耦合口(3-2)和第六耦合口(3-6)输出的信号分别经低通滤波器和波导同轴转换器后进入第四微带合差器(6-4),第四微带合差器(6-4)将进入的两路信号进行相加后输出第一路垂直线极化分支信号;第四耦合口(3-4)和第八耦合口(3-8)输出的信号分别经低通滤波器和波导同轴转换器后进入第五微带合差器(6-5),第五微带合差器(6-5)将进入的两路信号进行相加后输出第二路垂直线极化分支信号;将第一路垂直线极化分支信号和第二路垂直线极化分支信号分别输入第六微带合差器(6-6)进行相减处理后输出垂直线极化信号;
垂直线极化信号与水平极化信号经微带3dB电桥(7)输出天线自跟踪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槽结构喇叭差模耦合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耦合口开设在变频段上自模变换段到变角段方向的第7个槽周期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槽结构喇叭差模耦合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变频段采用由一个深直槽和一个浅直槽组成一个槽周期的双槽深结构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槽结构喇叭差模耦合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耦合口位置的槽深是正常槽深的1.5至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06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