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污泵电机轴承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9533.4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5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祥炎;张高正;赵寿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6 | 分类号: | F04D29/046;F04D29/5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污泵 电机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污泵零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潜污泵电机轴承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污水处理需求不断增大。潜污泵作为一种新型的泵,因其具有安装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等突出优势而被广泛用于污水抽送和处理相关领域。
对于较大功率的潜污泵,电机部分的散热是目前潜污泵的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电机在运行时,除了绕组和铁芯产生的热量外,高速运转的轴承由于承受着巨大的载荷,从而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轴承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依靠轴承体传导并散发到外界冷却介质。如果轴承体散热效果不好就会导致轴承温度不断升高,过高的温度会使轴承寿命缩短甚至损坏,严重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
目前市场普遍采用通过轴承体传导轴承热量到冷却介质的冷却方式。传统结构形式的轴承体只有一个法兰传导热量,热传导截面小、距离长,导致散热效果不佳,使轴承在工作时温度较高,甚至会超过轴承的最高运行温度,对设备运行时间和稳定性形成很大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更好的潜污泵电机轴承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潜污泵电机轴承体,包括有安装在壳体内的筒体、分别固定连接在筒体上、下端的上、下法兰、电机轴和轴承,所述的上、下法兰上分别设有安装止口和安装孔,所述筒体的底端设有用于安装机械密封机构的台阶孔,所述的壳体内冷却水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壁上在上、下法兰之间分别具有一体连接的多个梯形筋板,相邻二个梯形筋板与筒体之间分别形成扇形冷却腔,所述的扇形冷却腔与冷却水腔相连通。
所述的潜污泵电机轴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安装位置与扇形冷却腔平齐。
所述的潜污泵电机轴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法兰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法兰与泵连接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同时,通过设置梯形筋板形成扇形冷却腔,既增强了轴承体的强度和刚度,又增大了轴承体的散热面积,同时减小了热量传导的距离,轴承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传导至扇形冷却腔内,被不断循环的冷却水带走,满足了轴承体的结构要求和功能要求,解决了轴承体的散热问题,提高了散热性能,降低了轴承的工作温度,增加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有效减少了潜污泵的检修次数和维护成本,使潜污泵运行更安全稳定,经济效益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梯形加强筋和扇形冷却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潜污泵电机轴承体,包括有安装在壳体9内的筒体1、分别固定连接在筒体1上、下端的上、下法兰2、3、电机轴10和轴承11,上、下法兰2、3上分别设有安装止口4和安装孔5,筒体1的底端设有用于安装机械密封机构12的台阶孔6,壳体9内冷却水腔13,筒体1的外壁上在上、下法兰2、3之间分别具有一体连接的多个梯形筋板7,相邻二个梯形筋板与筒体1之间分别形成扇形冷却腔8,扇形冷却腔8与冷却水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轴承11的安装位置与扇形冷却腔8平齐,最大限度的减小了热传导距离,保证了散热效果,在潜污泵运行时,温度较低的循环冷却水先进入冷却水腔13,再进入扇形冷却腔8,扇形冷却腔8内的冷却水可以对温度较高的轴承11进行直接冷却;上法兰2与壳体9固定连接,下法兰3与泵连接座14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95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