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出窑熟料立升重测定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49208.8 | 申请日: | 2013-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4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山;刘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恒亚水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 地址: | 7364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熟料 立升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企业质量控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出窑熟料立升重测定仪。
背景技术
熟料立升重即一立升熟料的重量,熟料立升重的高低是判断熟料质量和窑内温度(主要是烧成带温度)的参考数据之一,通过物料结粒大小及均匀程度,可以推测烧成温度是否正常。
目前,按照国家标准测定所需的工具和仪器如下:孔径5mm和7mm筛子各一个,容量为半立升的铁制圆桶一个,磅秤一台。测定方法:人工从熟料拉链机取适量熟料置于7mm筛上,下面套5mm筛,经过摇动两只筛子,达到留取5~7mm筛子之间颗粒的目的。然后装进升桶称取其质量即可。
这种方法存在⑴劳动强度大:整个过程均人工操作,因该检测工作均由化验室执行,很多女同志很难很好地掌控这一环节,并且力气小的同仁要分很多次方能完成此项工作;⑵检测数据波动大: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不同检测人员之检测数据不一样,筛的彻底的和不彻底的其数据直接影响到窑操的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数据准确率高的出窑熟料立升重测定仪。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窑熟料立升重测定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在操作平台上的电机和测试筛及设在所述操作平台一侧下方的取样桶;所述测试筛自下而上由孔径分别为5mm和7mm的筛子焊接而成,该测试筛的筛底中部设有1.0mm偏心轴,其筛底四角分别设有一弹簧,该弹簧紧固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测试筛中7mm筛子的一端无筛框;与所述7mm筛子无筛框的一端相对应的所述5mm筛子的一端筛框底部则活动连接于所述测试筛上;所述测试筛中筛框长端侧面分别设有紧固螺栓;所述1.0mm偏心轴的一端通过减速机与所述电机相连。
所述5mm筛子的一端筛框底部通过铰链或合页与所述测试筛活动连接。
所述测试筛中7mm筛子无筛框的一端位于熟料拉链机上方。
所述测试筛中5mm筛子活动连接的筛框一端位于所述取样桶上方。
所述测试筛向活动连接的5mm筛子的一端筛框方向倾斜3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根据人工筛析之特点,采用电机带动1.0mm偏心轴工作,达到模拟筛析之动作,使得大于7mm熟料直接回至熟料拉链机,免清理;而成品在筛析彻底后直接落入取样桶4中称量,因此,不但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也保证了数据的准确率。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平台 2—电机 3—测试筛 4—取样桶 5—1.0mm偏心轴 6—弹簧 7—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出窑熟料立升重测定仪,它包括设在操作平台1上的电机2和测试筛3及设在操作平台1一侧下方的取样桶4。
测试筛3自下而上由孔径分别为5mm和7mm的筛子焊接而成,该测试筛3的筛底中部设有1.0mm偏心轴5,其筛底四角分别设有一弹簧6,该弹簧6紧固于操作平台1;测试筛3中7mm筛子的一端无筛框;与7mm筛子无筛框的一端相对应的5mm筛子的一端筛框底部则活动连接于测试筛3上;测试筛3中筛框长端侧面分别设有紧固螺栓;1.0mm偏心轴5的一端通过减速机7与电机2相连。
其中:5mm筛子的一端筛框底部通过铰链或合页与测试筛3活动连接。
测试筛3中7mm筛子无筛框的一端位于熟料拉链机上方。
测试筛3中5mm筛子活动连接的筛框一端位于取样桶4上方。
测试筛3向活动连接的5mm筛子的一端筛框方向倾斜3度。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根据人工筛析之特点,采用1.0mm偏心轴5,达到模拟筛析之动作,同时在筛析过程中采用小铁耙将大于7mm熟料轻轻推至测试筛3中7mm筛子无筛框的一端,使其直接回至熟料拉链机,免清理;而成品在筛析彻底后打开测试筛3中5mm筛子活动连接的筛框一端,使物料直接落入取样桶4中称量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恒亚水泥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恒亚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92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