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金属复合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8320.X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0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郭贤文;廖慧敏;曾明;吴世杰;魏鑫;陈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金属 复合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双金属复合齿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工业中齿轮是一种基础零件,应用量大且广泛,其中的铜合金整体材料的齿轮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为铜合金特别是锡青铜其摩擦系数小,减摩性能优良,综合性能也好,但由于铜合金价格昂贵,其材料的价格约为普通钢或铸铁的10倍以上。因此,在齿轮设计制造上,如何降低铜合金的用量,而要继续保持铜合金的减摩耐磨性能又降低铜合金齿轮的成本,一直是工业界欲解决的难题之一。双金属铸造成型就是一种常用方案之一,即将齿轮分为内圈层及外圈层两部分,外圈层为铜合金齿冠层,内圈层为钢或铸铁圈,通过铸造方法成型在一起。授权公告号为CN201787029U的“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金属齿轮的方案。但由于仍采用铸造的方法,内圈外圈结合面的氧化问题无法解决,采用的离心铸造,以及导流孔来成型外圈层,工艺复杂,更重要的离心力方向是径向向外,无法使结合面紧密结合,更无法达到冶金结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双金属铸造成型结合面结合性能差,成型设备及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面结合性能好,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一种双金属复合齿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双金属复合齿轮,包括外圈层和内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圈层的内表面为内螺纹面,所述的内圈层的外表面为外螺纹面,两个螺纹面构成螺纹连接,在外圈层与内圈层的两个螺纹面之间为胶粘层,在外圈层与内圈层的螺纹面上沿轴向方向均布分布有至少两个以上的螺纹孔,与螺纹止转销连接,该螺纹孔和螺纹止转销之间为止转胶粘层。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内圈层与外圈层的毛坯可以是铸造件、锻造件或选用型材,通过机械加工形成各表面,应用很广,成本低;由于内、外圈层的结合面采用螺纹连接再加胶粘层的胶结,结合面积大,结合非常牢固,避免了双金属铸造成型的缺点;螺纹止转销、螺纹孔及止转胶粘层三者的配合可以进一步防止内圈层与外圈层的相对位移。故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对应技术特征标注如下:
1-外圈层,2-外圈层内螺纹面,3-胶粘层,4-内圈层外螺纹面,5-内圈层,6-螺纹孔,7-螺纹止转销,8-止转胶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外圈层(1)为铜合金材料,如锡青铜,内圈层(5)采用普通碳钢,如45号钢,或采用铸铁,如球铁。可以选用铸造毛坯,锻件毛坯或型材均可,通过机械加工制造。
外圈层(1)的内表面的内螺纹面(2)以及内圈层(5)外表面的外螺纹面(4)为三角粗牙螺纹,胶粘层(3)为环氧树脂。
为了进一步加强外圈层(1)与内圈层(5)的螺纹面(2)、(4)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在该处沿圆周的轴向均匀设置2~8个螺纹孔(6),以3个为宜。
用2~8个螺纹止转销(7)与之相适应的螺纹孔(6)连接,螺纹孔(6)的直径为M4~M30为宜,螺纹孔(6)与螺纹止转销(7)之间用止转胶粘层(8)填充。
该一种双金属复合齿轮的装配过程是,将外圈层(1)与内圈层(5)加工完成后,分别在外圈层内螺纹面(2)与内圈层外螺纹面(4)上均匀涂刷环氧树脂,将内圈层(5)旋转装配在外圈层(1)上形成胶粘层(3),胶粘层(3)室温固化12~24小时使其牢固连接,之后钻、攻螺纹孔(6),在螺纹孔(6)及螺纹止转销(7)上涂刷环氧树脂,将螺纹止转销(7)旋入螺纹孔(6),形成止转胶粘层(8),待其室温固化12~24小时即可。最后在外圈层(1)上根据齿轮参数加工齿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83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流制雨水排水系统悬浮物分离井
- 下一篇:一种功夫红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