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缝焊接旋转接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7711.X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0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赵传明;闫玉梅;罗伟年;张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5/00 | 分类号: | H01R35/00;H01R4/6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旋转 接地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筒和锥筒环缝焊接时焊接电源地线的连接装置,特别适用于风电塔筒环缝焊接和其他筒体结构的环缝焊接时的焊接地线的连接。
背景技术
目前,风电塔筒的筒节环缝焊接大都采用埋弧自动焊接工艺,埋弧焊机送丝机头固定不动,工件在转动台车上旋转,焊接地线一般情况下用螺栓压紧在地线夹具上,夹具再压紧在工件上。由于焊接习惯和焊接纹路的要求,环缝焊接时都向一个方向旋转。这样焊接地线就会跟着旋转打搅,导致地线绝缘层磨损和划伤,缩短了地线寿命。极端情况下,线绝缘层会在工件母材上磨破,而焊接地线旋转打搅会造成焊接地线直线距离缩短,从而拉扯夹具导致接触不良,破损的焊接地线与工件母材在焊接时打火造成母材表面电弧擦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是要提供一种环缝旋转焊接的地线连接装置,它能在环缝焊接中保证筒节与焊接地线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从而能延长焊接地线的寿命以及避免由破损的焊接地线而产生的对筒节母材的电弧擦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缝焊接旋转接地装置,包括内圆铜套和外圆铜套,内圆铜套与外圆铜套间隙配合,间隙处设有导电膏层,外圆铜套上设有螺纹孔,焊接地线通过弧形垫片和螺栓固定在外圆铜套上。
内圆铜套与全丝螺栓通过螺纹连接,全丝螺栓尾部焊接在固定夹具上。外圆铜套一端加装有圆垫片。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缝焊接旋转接地装置进行环缝焊接时,工件旋转而焊接地线不随着旋转,减少了破损地线对工件母材表面的损伤,延长了焊接地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风电塔筒焊缝焊接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环缝焊接旋转接地装置1,包括内圆铜套2和外圆铜套3,内圆铜套2与全丝螺栓6通过螺纹连接,外圆铜套3与内圆铜套2间隙配合,间隙处注入导电膏,形成导电膏层4,外圆铜套3一端加装有圆垫片5。普通圆垫片5减小外圆铜套3转动时与全丝螺栓6的摩擦,焊接地线7通过弧形垫片8和螺栓9固定在外圆铜套上。全丝螺栓6尾部焊接在固定夹具10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如图2所示,风电塔筒12放置于滚焊台车11上,环缝焊接旋转接地装置1通过固定夹具10固定在风电塔筒12端面处。在风电塔筒环缝焊接时,滚焊台车11上滚轮的转动带动风电塔筒12转动,焊接地线7开始导电,并随外圆铜套2在重力作用下开始转动,保证风电塔筒12与焊接地线7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从而避免焊接地线打搅,进一步避免因焊接地线绝缘层破损而产生的风电塔筒12的母材表面电弧擦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77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轴电缆成型工装
- 下一篇:一种电源、信号数据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