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电缆及其水密插头快速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7439.5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4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伯运;邱金水;易祥烈;丘海健;浦金云;李其修;陈晓洪;王京齐;刘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5/04 | 分类号: | F26B5/04;F26B25/2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3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电缆 及其 水密 插头 快速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电缆及其水密插头快速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电缆水密接头处的渗水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除了电缆浸水以外,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如舱室气压变化、温湿度变化等都容易造成水密接头及相连接的电缆进水。
船舶水密接头渗水时,目前采用的方法大多都是进行表面热处理,如使用干抹布擦拭其表面后,再使用电吹风机烘干。然而,这种处理方法并不科学,而且还可能对电缆造成损伤:一是电吹风烘干仅做表面热处理,内部水分受热蒸发成水蒸气,体积迅速膨胀,使绝缘胶皮的空隙胀大,但并未能从端口排出,冷却之后还会在空隙内凝结成水;二是水密插座及电缆表面的防水层受热后容易破损、老化,电吹风烘干之后的电缆更容易出现透水现象;三是绝缘胶皮受热膨胀,空隙加大,热处理将加快水树生长,加剧电缆的绝缘老化。
电吹风机烘干法虽然短时间内会干燥水密插头,但对电缆来说,该方法不仅无法对电缆进水进行有效的修复,还将造成电缆的损坏。特别是船舶供电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这类处置措施无法运用。目前国内外还未有相应的处理方法和设备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电缆及其水密插头快速干燥装置,可以对已出现渗水现象的船舶水密插头及相连电缆进行快速修复或者对尚未出现渗水现象的船舶水密插头及相连电缆进行有效的防护。
一种船舶电缆及其水密插头快速干燥装置,包括连接腔体、微型真空泵、湿度检测单元、真空度检测单元、连接公头、连接母头、控制器,连接腔体的上部设有与连接腔体连通的凸起腔,凸起腔内设置微型真空泵和与微型真空泵连接的控制器,凸起腔的顶部开设排湿口,湿度检测单元和真空度检测单元与控制器连接,连接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用于连接待干燥电缆的连接公头和用于连接水密插头的连接母头。
如上所述的船舶电缆及其水密插头快速干燥装置,湿度检测单元包括湿度传感器及与湿度传感器连接的湿度报警指示灯,真空度检测单元包括真空度传感器及与真空度传感器连接的真空度报警指示灯;湿度传感器和真空度传感器安装在连接腔体内部,湿度报警指示灯和真空度报警指示灯安装在连接腔体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船舶内的用电安全,保障各用电设备的电安全,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干燥装置;
2、本实用新型在提高了船舶电缆的使用寿命,节约资源,以及保障了电缆的送电的畅通;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插座母头,在对电缆进行干燥时,为不影响船舶的供电需求,可直接在插座母头接入用电设备,保障电路的畅通。
4、本实用新型采用插座电源直接供电方式,可以实现不断电操作,这样方便了船舶内各处电缆及水密插座的干燥。
5、本实用新型的每块部件都是可以拆卸的,这样方便了维护、保养及替换相关零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腔体,2-微型真空泵,3-湿度检测单元,4-真空度检测单元,5-连接公头,6-连接母头,7-排湿口,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船舶电缆及其水密插头快速干燥装置包括连接腔体1、微型真空泵2、湿度检测单元3、真空度检测单元4、连接公头5、连接母头6、排湿口7、控制器8。
连接腔体1为一圆柱形腔体,连接腔体1的上部设有与连接腔体1连通的凸起腔,凸起腔内设置微型真空泵2和与微型真空泵2连接的控制器8,凸起腔的顶部开设排湿口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74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耦合反应制备四氢呋喃和甲酸甲酯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制备环氧化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