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缩式终端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7143.3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2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刚;杨立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2 | 分类号: | H02G15/02;H02G1/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缩 终端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将冷缩式终端快速和方便地安装在电力电缆上的冷缩式终端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当将冷缩式终端安装在电力电缆的接头(该接头上的一部分金属导电屏蔽层和其下面的一部分内部绝缘层被去除,用于露出内部导体芯)上时,一般都需要在电力电缆的接头的裸露出的内部绝缘层上涂覆一层油脂,然后再将冷缩式终端安装在涂覆有一层油脂的电力电缆的接头上,以便用油脂填充电力电缆的接头和冷缩式终端的绝缘本体之间的空隙,填充的油脂能够有效地降低局部放电和防止击穿现象。
但是,当现场安装条件较差时,例如,在隧道里、在高空中等,在电力电缆的接头上涂覆一层油脂就比较困难,甚至变得不可能,这给执行现场安装作业的工人带来巨大负担,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安装效果也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和方便地将冷缩式终端安装在电力电缆上的冷缩式终端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工作人员的负担,简化冷缩式终端的安装步骤的冷缩式终端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将冷缩式终端安装在电力电缆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提供一个支撑管,并在该支撑管的一段外壁上涂覆一层油脂;
S200:将冷缩式终端的绝缘本体预先扩张到涂覆有一层油脂的支撑管上;
S300:将电力电缆的已去除一部分导电屏蔽层和一部分内部绝缘层的接头插入所述支撑管的内部;和
S400:拆卸所述支撑管,使得冷缩式终端收缩在所述电力电缆的接头上,从而使得所述油脂填充在所述冷缩式终端和所述电力电缆的接头之间的空隙中,以便防止电力电缆的接头上出现局部放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油脂在25℃时的锥入度为130到205,所述锥入度的单位为0.1mm,即所述油脂为4号油脂或5号油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油脂对冷缩式终端的绝缘本体和电力电缆的内部绝缘层没有溶胀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电力电缆的内部绝缘层由橡胶或交联聚乙烯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油脂为硅脂、氟硅脂或苯基硅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在步骤S300和步骤S400之间还包括步骤:
S310:提供一个金属连接端子,该金属连接端子的一端从与电力电缆相对的一端插入所述支撑管,并与电力电缆的露出的导体芯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金属连接端子与所述电力电缆的导体芯之间通过压接的方式相互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金属连接端子与所述冷缩式终端的绝缘本体密封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冷缩式终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内部的应力控制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应力控制管与所述绝缘本体形成为一体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冷缩式终端组件,包括:一个支撑管,在该支撑管的一段外壁上涂覆一层油脂;和一个冷缩式终端,该冷缩式终端的绝缘本体预先扩张到涂覆有一层油脂的支撑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冷缩式终端用于安装在电力电缆上,在需要将冷缩式终端安装在电力电缆上时,直接将电力电缆的已去除一部分导电屏蔽层和一部分内部绝缘层的接头插入所述支撑管的内部,然后拆卸所述支撑管,使得冷缩式终端收缩在所述电力电缆的接头上,从而使得所述油脂填充在所述冷缩式终端和所述电力电缆的接头之间的空隙中,以便防止电力电缆的接头上出现局部放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冷缩式终端组件还包括一个金属连接端子,该金属连接端子的一端从与电力电缆相对的一端插入所述支撑管,并与电力电缆的露出的导体芯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金属连接端子与所述电力电缆的导体芯之间通过压接的方式相互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冷缩式终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内部的应力控制管,所述应力控制管与所述绝缘本体形成为一体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71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