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混凝土导流斗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46823.3 | 申请日: | 2013-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5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任愿;邓金雷;马全;刘向荣;陈尚瑞;窦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李臻洋 |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混凝土 导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导流装置,属于建筑业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业在对管状薄壁构件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大部分是采用小型泵管或人工沿壁多点布料,浇筑过程过于复杂且施工速度缓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上进行了创新,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的环形混凝土导流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形混凝土导流斗,包括共轴布置的不同直径的筒状外圈板和内圈板,所述外圈板和内圈板之间通过沿周向均匀布置的若干个隔板连接;还包括底边固定在所述内圈板上端面的锥体。
所述外圈板的轴线与所述若干个隔板的平面均平行。
还包括固定在所述锥体顶端的撞快,所述撞快包括4块钢板,该4块钢板按十字形布置并彼此固定;所述外圈板的轴线与所述撞快的4块钢板的平面均平行。
相对于小型泵管或人工浇筑,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形混凝土导流斗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操作简单,均匀布料,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形混凝土导流斗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形混凝土导流斗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面图;
图中,1—撞块;2—锥体;3—外圈板;4—内圈板;5—隔板;6-下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形混凝土导流斗,包括外圈板3、内圈板4、锥体2、撞快1,所述外圈板3和内圈板4均为圆筒状且轴向高度一致,外圈板3共轴套在内圈板4外,所述外圈板3和内圈板4之间通过沿周向均匀布置的12个平板形的隔板5焊接连接,所述外圈板3的轴线与所述12个隔板5的平面均平行;
所述锥体2底边直径与高度比为1:1,其底边直径与所述内圈板4的直径一致;所述锥体2的底边与所述内圈板4的上端面焊接固定;
所述撞快1包括4块钢板,该4块钢板按十字形布置并彼此焊接;所述撞快1焊接在所述锥体2的顶端;所述外圈板3的轴线与所述撞快1的4块钢板的平面均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撞块1上端正对下料口6,即顶住开料斗底板,进而混凝土下落至锥体之上,通过内圈板4、外圈板3与隔板5组成的布料槽将混凝土均匀导入管状构件模板内,以此实现多点下料向单点下料的转换。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具体应根据所要浇筑的薄壁管状构件特性做相应的更改。本实用新型的环形混凝土导流斗的各部分尺寸应根据所要浇筑的薄壁管状构件尺寸做相应的修改,所述隔板5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6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容器的拉力测试仪
- 下一篇:含裂隙岩体拉剪断裂的模拟试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