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口径给水管材及其专用柔承承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6671.7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7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姜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西德顿塑料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8 | 分类号: | F16L47/08;F16L47/18;B29C6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管高峰 |
地址: | 62086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给水 管材 及其 专用 柔承承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水管材及其加工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PVC-M/PVC-U管材承口设备最大规格只能到dn450,是软口承形,安装时嵌软密封圈,人工放置,由于内径大,不易放平整,安装时困难,极易出现安装质量问题,所以在用到大管材时大部份都采PE管和球墨铸铁管,而PE管和球墨铸铁管成本相对PVC-M/PVC-U管成本高,连接复杂、安装成本高,工程进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大口径的给水管材及其专用柔承承口装置,尤其适用于dn630以上的PVC-M/PVC-U管材。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口径给水管材,包括管材,以及嵌入管材管口内的密封圈,所述管材管口为由至少两级台阶过渡形成的扩口结构,各级台阶间直线过渡,最后一级台阶靠近管口处朝外隆起形成凸环,所述凸环在管材内壁形成的凹陷嵌固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设有钢丝骨架的柔性密封圈。
上述方案中,钢丝骨架的柔性密封圈的主要作用是在压力状态下提供密封能力,避免输送的液体在管道连接处泄漏;同时,设有钢丝骨架的柔性密封圈安装更快速、可靠,在受压和管材变形时也能提供更好的密封性和稳定性;在压力状态下或正常压力变化的情况下,管材本身发生长度和直径的变化,由于管材管口为由至少两级台阶过渡形成的扩口结构以及钢丝骨架的柔性密封圈的存在,此时管材能在柔性承口内自由伸缩和直径方向的少量胀缩,实现始终如一的良好密封性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密封圈远离管材内壁的一面呈波浪状起伏,沿管材管口至管材内的方向,依次由第一波谷、第一波峰、第二波谷和第二波峰构成。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管材为dn630以上的PVC-M或PVC-U管材。
前述的大口径给水管材的专用柔承承口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位于同一直线上且能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下沿该直线左右来回运动的管材推板、承口模具和模具推板,且所述管材推板和承口模具以及模具推板相对设置,其中管材推板位于一侧,承口模具和模具推板依次远离位于相对另一侧,以及位于所述承口模具上方且能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下,在所述承口模具上方,至所述管材推板和承口模具之间上下来回运动的胶圈套入门。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油箱、液压电机、油泵,以及驱动所述承口模具和模具推板运动的第一油缸,驱动所述管材推板运动的第二油缸,驱动所述胶圈套入门运动的第三油缸。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胶圈套入门运动至所述管材推板和承口模具之间时,其中心与所述承口模具中心重合。
上述方案中,使得密封圈可以快速、准确地在胶圈套入门阻挡下,由承口模具推至承口模具上指定位置。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模具推板朝向管材推板的一侧为其前部,所述承口模具远离管材推板的一侧为其后部,所述管材推板前部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承口模具后部的宽度,能容纳承口模具后部进入其前部开口内。
上述方案中,管材推板能容纳承口模具后部进入其前部开口内,使得管材推板可以方便快速地将装配密封圈后的管材直接从承口模具上反向脱模。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承口模具为一前部为锥台结构的圆柱体,该锥台结构设于朝向管材推板一侧,且圆柱体上沿周向设有一环形槽。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环形槽由至少两级台阶过渡构成,且越远离前部锥台结构的台阶其直径越小,各级台阶间直线过渡。
上述方案中,锥台头部,以及单向台阶渐缩过渡环形槽,使得密封圈嵌入顺畅、快速、准确。
作为前述优选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管材推板和承口模具之间还设有翻转支架。
作为前述优选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承口模具旁还设有冷却装置。
工作过程为:先起动液压电机,起动第一油缸将承口模具推出,把密封圈套在承口模具上,起动第一油缸退回承口模具;起动第三油缸,推下胶圈套入门至管材推板和承口模具之间,此时胶圈套入门中心与承口模具中心重合,起动第一油缸推出承口模具,通过胶圈套入门的阻挡将密封圈推入承口模具上的环形槽内,退回承口模具,退回胶圈套入门。将经过烘箱烤软的管材用翻转支架转至管材推板和承口模具之间,启动第一油缸推出带密封圈的承口模具,启动第二油缸推动管材推板顶进管材,使其套入承口模具上指定位置,等管材头部与密封圈、承口模具紧密贴合,形鼓包头时,使用冷却装置冷却管材头部,待管材冷却后,启动第二油缸,退回管材推板;启动第一油缸利用模具推板顶出管材,管材携带密封圈离开承口模具,此时密封圈安装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西德顿塑料管道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西德顿塑料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66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压罐电加热管密封装置
- 下一篇:耐冲刷灰管弯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