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液压缓冲器无凸轮型簧片卷绕拉簧式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6042.4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8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曲工;夏勇;陈春;栾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40 | 分类号: | F16M11/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汪庆朋 |
地址: | 2253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缓冲器 凸轮 簧片 卷绕 拉簧 支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含一体机液晶显示屏,液晶监视器,或单独的液晶显示屏,为简便起见,本实用新型各文档均简称显示屏)用支撑架,具体涉及的是以拉伸弹簧为平衡力源的相框式显示屏支撑架。
背景技术
显示屏使用时一般需要借助其上的支撑架来安放支撑和调节视角,因此支撑架是显示屏密不可分的重要结合件及配套部件,合理的支撑架结构能给使用者提供一个更好更舒适的使用条件,使显示屏的操作能更完美地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同时最大限度地缩小尺寸,节省桌面空间,易拆卸,便于包装及搬运等。
显示屏支撑架除台面立式支撑的一大类支撑架类外,另一大类显示屏是直接斜放在台面上使用,即采用所谓相框式支撑方式;即支撑架安装在显示屏背面,其支脚枢转轴线水平且平行与显示屏前显示面板并设置在显示屏背面上。显示屏调节倾斜角度时,支脚下端边缘则可沿桌面上滑动,并与电脑下缘(也可在下缘附装加高用撑脚)共同形成三角形支撑;支脚有一初始支撑位置,支脚一般需全程角度转动支撑,同时当不用或包装运输时支脚又能绕转轴收回至屏背内以减少体积。由于显示屏都具有一定的重量,还要加手触摸屏力,因此支撑架内部的机构还要能实现显示屏在桌面各倾斜角度位置支脚都能平衡、抵抗住显示器较大的重力分量及触摸屏力的合力而稳定不动,即不自动倾倒、倒伏。
为实现上述这些功能,现有技术有一种以拉簧作为主要平衡力的相框式支撑架,见专利申请号——簧片卷绕拉簧式支撑架201220337454.4 ,其主要结构参见其申请文件及图1,其主要内容为包括固定框架、转轴、支脚、用以平衡显示屏主要重力分量的拉伸弹簧等;所述的固定框架中间设有一上下方向的竖向中间立柱;所述的固定框架左右外框与竖向中间立柱之间分别同轴地各装有一所述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分别紧靠着套装有可周向转动的卷绕套筒和周向固联的起始打滑凸轮套筒,且两者紧靠的一端轴端面均沿设有相对应、凸凹互反适配的凸轮型面;所述卷绕套筒的另一端则与所述固定框架或固联在所述固定框架上的转角限位衬套其紧靠该端面处上一同均设有相对应、适配的转角范围限位结构;可卷绕薄簧片一端装连在所述卷绕套筒上,另一端则经转接机构去连接所述的拉伸弹簧两端中相对所述固定框架的可动端(所述的可卷绕薄簧片可以是一片以上相互贴覆叠合从而复合成一体片使用并将其一端一同固装在所述卷绕套筒上)。
所述的竖向中间立柱上沿水平方向设有与固定框架左右侧外框转轴轴孔同轴的转轴轴孔;所述的竖向中间立柱转轴轴孔内设有转轴衬套。所述的转角范围限位结构是在固定框架左右侧外框上的转轴轴孔内固装有转角限位衬套,且所述的转角限位衬套其与卷绕套筒无凸轮端相靠侧两者均设有相对应、适配、互反、可相互嵌入、沿轴向凸出的挡块或凹进的槽口(所述的凹进的转角限位槽口的周向长度应恒大于相适配、凸进的挡块的周向长度;其大于的周向长度与所需控制的卷绕套筒的最小张开转角至起始打滑转角的角度范围相对应);所述的互反适配的两凸轮型面与所需控制的所述卷绕套筒起始打滑转角角度相对应和适配。为减少磨损,左右两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转角限位转轴衬套的孔与竖向中间立柱上所述转轴轴孔内的所述转轴衬套的孔被支撑(所述竖向中间立柱其上的所述转轴轴孔或其上的所述转轴衬套孔为所装的两所述转轴的共用孔)。所述的左右两转轴穿过所述固定框架外框后与敞口包跨所述固定框架左右外框的U形支脚两框架杆端头的内孔相适配并周向固联,其外伸出的轴段分别套装有多个凸轮弹性压紧垫片,并分别在左右所述转轴的最外端装有锁紧螺母。
所述的转接机构是由防偏导滑块的一端与转接板一端共用一销轴从而形成左右可摆转的连接后共同组成;所述防偏导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卷绕薄簧片上部末端相连接,所述转接板的另一端则连接所述拉伸弹簧可动一端。
所述的拉伸弹簧的相对不动端先与拉簧调力接块一端连接(也可以与所述固定框架直接相连接),然后将拉簧调力螺钉除其螺钉肩头部留挡在外其余螺钉杆身穿过显示器所述固定框架横梁上所设的竖向光孔后拧入所述拉簧调力接块另一端。所述的拉伸弹簧可多个并排安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60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NG子站卸车加气机
- 下一篇:成行、成列预埋地脚螺栓的纠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