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楼板厚度测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5514.4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6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高波;何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晓云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楼板 厚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楼板厚度测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主体结构验收前或新建房屋交付用户使用前,为了检测混凝土楼板的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一般采取两种检测方法,一种方法是采用专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在混凝土楼板上表面进行无损检测,这种仪器虽然能够检测楼板厚度,但价格昂贵,不适合普通的房屋用户;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对混凝土楼板钻孔,测量时一人在楼板下方用模板抵住孔眼,另一人在楼板上方用短钢筋插入孔中,使钢筋的下端抵达楼板下方的模板面,然后再紧贴楼板上表面在钢筋上画线,最后取出钢筋,用卷尺量取此线至钢筋下端的长度,此长度即为楼板的厚度,此方法需要两人紧密配合,给楼板测量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楼板厚度测量的装置,它不仅价格低廉,适合普通大众运用,而且整个测量过程快捷、高效,仅需一人就能完成测量混凝土楼板厚度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测量装置由量杆、挡杆、转轴、把手和长绳组成,量杆和挡杆之间用转轴连接;挡杆顶壁上有一个形状、宽度、厚度与量杆相应的空腔,但空腔的长度短于量杆的长度,不进行测量工作时,与空腔长度相应的量杆杆体可置于空腔内;量杆的杆体表面上刻有刻度线;挡杆的端部连接有把手,把手上系有长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收拢状态的挡杆和量杆伸入已在楼板上钻好的小孔内,使挡杆完全穿过小孔;
步骤2,挡杆在楼板下方自动展开,测量人员在楼板上方握住量杆上部和长绳的自由端向上提,使挡杆水平紧贴楼板;
步骤3,读取量杆上与楼板上表面相平的刻度线上的数据,并记录下来,此数据即为测量出的混凝土楼板厚度;
步骤4,降低量杆,并将长绳的自由端向上提,使挡杆从水平状态变成垂直状态,从孔中取出收拢的挡杆和量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测量的装置主要由量杆和挡杆组成,制造成本小,因此价格低廉,适合普通大众运用;2、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仅需一人就能完成测量混凝土楼板厚度的工作,整个测量过程快捷、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楼板厚度测量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量杆,2、挡杆,3、转轴,4、空腔,5、刻度线,6、把手,7、长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测量装置,由量杆、挡杆、转轴、把手和长绳组成,量杆1和挡杆2之间用转轴3连接;挡杆2顶壁上有一个形状、宽度、厚度与量杆1相应的空腔4,但空腔4的长度短于量杆1的长度,不进行测量工作时,与空腔4长度相应的量杆1杆体部分可置于空腔4内;量杆1的杆体表面上刻有刻度线5;挡杆2的端部连接有把手6,把手6上系有长绳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测量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收拢状态的挡杆2和量杆1伸入已在楼板上钻好的小孔内,使挡杆2完全穿过小孔;
步骤2,挡杆2在楼板下方自动展开,测量人员在楼板上方握住量杆1上部和长绳7的自由端向上提,使挡杆2水平紧贴楼板;
步骤3,读取量杆1上与楼板上表面相平的刻度线5上的数据,并记录下来,此数据即为测量出的混凝土楼板厚度;
步骤4,降低量杆,并将长绳的自由端向上提,使挡杆从水平状态变成垂直状态,从孔中取出收拢的挡杆和量杆。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 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55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车身钣金修复实训装置
- 下一篇:电子与电工技术综合实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