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滤式血浆分离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4568.9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2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冉红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34 | 分类号: | A61M1/34;A61M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郭肖凌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滤式 血浆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耗材,特别是一种与血浆采集机配套使用,作为一次性使用单采血浆分离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膜滤式血浆分离杯。
背景技术
随着对输血医学的深入研究和输血医学的快速进展,人们对血液制品在临床上 应用有了更广泛的认识,在临床上的用途更是具有不可替代性,尤其是新鲜冰冻血浆(FFP),在临床治疗中更有其重要的作用,但血浆中所含白细胞是介导诸多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人们对血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目前,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是在采集全血6小时内经离心、分离、冰冻而成,采集、分离过程是人工手动完成,对白细胞的滤出效果差,整个制备过程复杂,占用时间长,又因新鲜冰冻血浆含有稳定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以及纤溶和补体系统,若处理和保存不适当,不稳定凝血因子的损失很大,影响血浆临床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方式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一次性使用单采血浆分离器配套使用、结构简单、采集效果好的血浆分离器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膜滤式血浆分离杯通过如下结构实现了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下通管、外核、内核、杯体、下罩、杯盖、密封圈、密封垫、上罩、密封碗和静止头,其特征在于内核与外核之间设置了一层过滤膜。
上述的分离杯的一种优选的结构形式是所述的过滤膜粘接在外核内壁上。其过滤孔径为0.20-0.25μm 。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次性使用单采血浆分离器的组成部分之一,分离杯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血液管路和成份收集袋的分离杯接口紧密配合,形成一封闭循环系统,与血浆采集机配套使用。本膜过滤式血浆分离杯与采集机的机缸配合,血液从入口通过下通管进入分离杯中,在设定速度的旋转离心作用下,不同密度的成份分层而分离出血浆、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等,血浆经过外核的孔,穿过内壁的过滤膜,过滤后进入外核的内腔,而白细胞吸附在过滤膜上,不能通过过滤膜,从而有效去除血浆中的白细胞,达到血浆与白细胞分离的效果。
本膜滤式血浆分离杯,具有如下优越性:
1、制备新鲜冰冻血浆的操作简单;
2、制备新鲜冰冻血浆所需的时间短;
3、制备出的新鲜冰冻血浆中白细胞的含量低,临床治疗效果好。
本膜滤式血浆分离杯在血浆采集机设置速度的配合下,用简单的结构和简便的手段实现了优质高效制备新鲜去白血浆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 膜滤式血浆分离杯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由图1可见,本膜滤式血浆分离杯,由下通管1、内核2、外核3、杯体4、过滤膜5、下罩6、杯盖7、密封圈8、密封垫9、上罩10、密封碗11和静止头12构成,密封圈8与杯盖7用UV胶固化粘接在一起,下通管1与下罩6采用UV胶固化连接后,依次装上上罩10、固化后的杯盖、密封垫9、密封碗11,再与静止头12超声波焊接在一起,组成静止头组件;过滤膜5用医用胶粘接在外核3内壁,与内核2配合后组装到杯体4上,与静止头组件超声波焊接,组成完整的分离杯,各部件之间紧密配合,形成密闭系统。
本膜滤式血浆分离杯的附着在外核内壁上的过滤膜孔径可在0.20-0.25μm之间选择。本实施例中的过滤膜孔径选择0.20μm 。
以上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作的描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作出各种改变,这些改变都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4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脯氨酸衍生的手性胺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纯度轮环藤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