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质检测仪的遮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3648.2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7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杰;刘威;陈声伟;陈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1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检测 遮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光装置,主要用于光电原理的水质检测仪的遮光。
背景技术
随着水质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对水质污染的监测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需求。现在的一些水质检测装置,是基于比尔·朗伯定律,采用紫外光照射水体并利用探测器测量吸光度这一原理,根据吸光度去判断水质的情况。此类水质检测装置,是基于光电原理,很难避免自然光的影响,此类装置测量结果往往会有相当的误差。另外,自然水体中环境复杂,有各种水生生物,尤其是污染的水体中,往往有藻类生长爆发,这些生物靠近检测装置一定会影响检测结果甚至对装置造成破坏,同时若水体的流动过快也会影响检测结果和装置安全。现有的遮光措施是直接用不透光暗盒,这样盒内的水体与盒外自然水体不能很好流通,在水质变化的情况下,盒内检测出的结果就会产生误差,不能很好反映实时水体水质的变化,此外,现有的遮光装置是用粘合剂与水质检测仪固定在一起,也不方便拆卸下来。
防水磁铁(带有镀层的钕铁硼永磁体)作为现有的一种永磁材料,具有极高的磁能积和矫顽力,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光线沿直线传播的原理,直角形细通道能够使光线无法通过,同时通道能够保障水体的自由流动,实现了水质检测仪遮光装置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设计的不足,提供既能够有效遮光的装置,同时也能保证检测装置中水体和外界水体的流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质检测仪的遮光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每面均开有直角形细通道,装置主体的其中一面有镂空部分,装置主体与水质检测仪表面上通过两两极性相反的防水磁铁对应固定在一起。水质检测仪的紫外LED灯与光电探测器均伸入装置主体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采用塑钢材料制作,其厚度为10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装置主体所有表面包括直角形细通道均涂有碱式硅酸盐纳米防污涂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装置本体增加了防水磁铁(带有镀层的钕铁硼永磁体),更好的将水质检测仪和遮光装置固定在一起,而且方便装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细孔直径为2mm左右,具体情况可视实际水质、水流、光照等条件而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装置表面细孔的密度为每平方厘米4个,具体情况可以根据水流及其他条件进行改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装置的形状、尺寸可以根据使用仪器的要求,及使用环境的条件不同而进行变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有:1.本实用新型装置表面布有细孔,在水体能够较好流通的同时,也能在水流过急时起到缓冲水流的作用从而保护检测装置;2.本实用新型所用材料为遮光材料,细孔采用直角设计可以防止光线通过,遮光效果良好;3.本实用新型在装置所有表面涂有纳米防污涂料,可以使装置表面光滑且不被水生生物附着,尤其是防止细通道被堵塞;4.本实用新型主体由采用塑钢材料制作,具有坚韧、耐腐蚀、防水密封、可回收利用等优点。5.本实用新型主体使用防水磁铁与水质检测仪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装置主体1由遮光盒构成,遮光盒表面各个部位均分布有细孔;7部分为镂空部分,用于放进水质检测仪探测器件,其形状可根据水质检测仪相关形状而定;防水磁铁6固定于遮光盒1上。装置主体1所有表面包括直角形细通道2均涂有碱式硅酸盐纳米防污涂料。
参见图2,遮光盒开有直角形细通道2;遮光盒1和水质检测仪3上固定有防水磁铁6,防水磁铁6将遮光盒和水质检测仪3连接起来;紫外LED灯4和光电探测器5伸入遮光盒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36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加茶鲜叶酶促合成茶黄素产率的方法
- 下一篇:链条和联接链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