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供电数字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3559.8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1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莫小勇;张鑫;范兴明;杨家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数字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继电器,特别涉及一种35KV自供电时间过流和接地电流的自供电数字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开关设备的电流保护方法有很多,有传统电流继电器、数字式继电器、功能全面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等,对要求不高的场合还有在断路器上直接按照过流脱扣线圈进行过流保护的,对应变压器保护应用较多的还有负荷开关与熔断器的组合电器,利用熔断器切除故障电流等。传统电流保护方法,如过流脱扣器、电流继电器、负荷开关也熔断器的组合电器,都不需要操作电源,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精度较低,且整定复杂。为此,现行较先进的电流保护方法是采用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和数字继电器,虽然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和数字继电器具有数字化、功能强和精度高的特点,但因其需要提供操作电源,因此不适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无操作电源的变电站、架空线路柱上开关以及带开关的电缆分接箱等不需要外加辅助电源和直流屏的特殊应用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智能化程度高、其无需操作电源的自供电数字继电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供电数字继电器,主要由自供电电源、电流泄放电路、远方跳闸输入电路、系统复位电路、信号调理电路、采样运算与逻辑处理单元、人机界面模块、故障信息记录模块、跳闸脉冲输出电路和通信接口电路构成。其中自供电电源的三相整流输入端与外部电力线路上A、B、C三相的电流互感器连接。自供电电源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系统复位电路、信号调理电路、跳闸脉冲输出电路、以及采样运算与逻辑处理单元。自供电电源的系统复位信号输出端经系统复位电路连接采样运算与逻辑处理单元。自供电电源的正弦电流信号输出端经信号调理电路连接采样运算与逻辑处理单元。自供电电源的泄放电流输出端与电流泄放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流泄放电路的控制端连接采样运算与逻辑处理单元,电流泄放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接地。远方跳闸输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外部跳闸输入的接入信号,远方跳闸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自供电电源,远方跳闸输入电路的监控端连接采样运算与逻辑处理单元。采样运算与逻辑处理单元的一输出端通过跳闸脉冲输出电路与外部脱扣器连接。采样运算与逻辑处理单元的一输出端通过通信接口电路与外部上位机连接。人机界面模块和故障信息记录模块连接在采样运算与逻辑处理单元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信号调理电路最好包括阻容分压电路、滤波电路、模拟程控放大器、逻辑控制开关电路。阻容分压电路的输入端与自供电电源的正弦电流信号输出端连接,逻辑控制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采样运算与逻辑处理单元的IO控制端口连接,阻容分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滤波电路和逻辑控制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均连接在模拟程控放大器的输入端上,模拟程控放大器的输出端与采样运算与逻辑处理单元相连。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供电电源的电源输出端最好包括24V电源输出端、5V电源输出端和3.3V电源输出端,其中24V电源输出端连接跳闸脉冲输出电路,5V电源输出端连接系统复位电路和信号调理电路,3.3V电源输出端连接采样运算与逻辑处理单元。
上述方案中,所述远方跳闸输入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的外部跳闸输入信号最好为230V和115V交流电源。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接口电路最好为RS-485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额外安装操作电源便能够提供快速可靠的继电保护功能;能够及时保存电力线路故障信息,为预测电力网络发生的各种故障提供数据基础;能够通过上位机进行通信组网,实现故障信息显示、数据分析、故障定位、打印报表等功能的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系统;其次该实用新型可进行一体化封装,实现小型化、少维护(或免维护);由于本实用新型因不需要外加操作电源,并具有现代微机综合保护装置数字化、功能强和精度高等优点,因此更适于在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无操作电源的变电站、架空线路柱上开关以及带开关的电缆分接箱等特殊应用场合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供电数字继电器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自供电电源结构原理框图;
图3为信号调理电路结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3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股线定子绕线护板整形机构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以及电子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