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直流变换器拓扑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43290.3 | 申请日: | 2013-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8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齐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郅(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闵行区联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直流 变换器 拓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变流领域,实现了一种直流电与另一种直流电的电能双向变换,可以广泛应用于电源系统、储能、电机驱动和制动等系统中。
背景技术
直流变换器将一种直流电转换成另一种或多种直流电的电能变换器是直流开关电源的主要部件,双向直流变换器则可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广泛应用在新能源储能系统、智能微网系统、电机变频驱动和制动等领域。双向直流变换器相对其他电力电源拓扑还相对较新,发展时间相对较低,虽然当前有许多种拓扑结构,但随着需求的功率容量要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双向直流变换器的两端电压越来越高,传统的这些拓扑结构有可靠性低、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所以如果能发现更高可靠性、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双向直流变换器拓扑,将非常有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向直流变换器拓扑,创新的实现了高可靠、高效率、低成本的对两种电能的双向变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照附图)是:
直流输入输出端一端V1的正负极上分别串联开关管S11和S12,开关管S11另外一端与电感L1连接,开关管S12另外一端与电感L2连接、,电感L1和电感L2与开关管S11和开关管S12的连接一侧之间连接有升续电路(升续电路为升压和续流电路的简称),电感L1和电感L2的另一侧连接连接另一个直流输入输出端V2,与L1连接的是正极,与L2连接的是负极;开关管S11和开关管S12是双向的,或并联有反向二极管(图中的D11和D12),或开关管内部集成了反向二极管;升续电路有两种实现拓扑,一种是无箝位升续电路(如图1中所示),一种是中点箝位升续电路(如图2中所示);无箝位升续电路是直接在电感L1和电感L2与开关管S11和开关管S12连接点之间连接一个开关管S10,开关管S10是双向的,或并联有反向二极管D10,或开关管内部集成了反向二极管;中点箝位升续电路是在直流输入输出端V1正负极之间串联电容C11和电容C12,在电感L1和电感L2与开关管S11和开关管S12连接点之间连接串联开关管S13和开关管S14,电容C11和电容C12之间的中点与开关管S13和开关管S14之间的中点相连,开关管S13和开关管S14是双向的,或并联有反向二极管(图中的D13和D14),或开关管内部集成了反向二极管;在直流输入输出端V2正负极之间串联电容C21和电容C22,它们的中点与V1端的电容C11和电容C22中点相连,这样可以提高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用简单的拓扑电路实现了功率的双向变换,本发明的拓扑上下对称,所以对开关管的耐压要求降低了50%,从而降低了最终产品的成本,并且提高了变换效率,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有五个附图:
图1,采用无箝位升续电路的双向直流变换拓扑;
图2,采用中点箝位升续电路的双向直流变换拓扑;
图3,直流端两侧中点相连提高性能的连接图示例;
图4,功率从V1侧流向V2侧的工作示意图;
图5,功率从V2侧流向V1侧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4、图5是使用本发明的双向直流变换器拓扑的工作示意图。
图4所示的是功率从直流输入输出端V1流向V2的工作原理:这时开关S11和S12处于高频斩波开关状态,S11和S12同时开通或关断;当S11和S12处于开通状态时,对电感L1和L2充电,升续电路处于关断状态;当S11和S12处于关断状态时,电感L1和L2的电流通过升续电路续流;升续电路可以采用二极管续流方式,即续流电流从升续电路中的二极管流过,也可以采用同步续流方式,即续流电流从升续电路中的开关管;二极管续流的方式,续流不需要控制,所以控制策略简单,同步续流的方式控制较为复杂,但在合理的设计下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通过控制S11和S12的高频斩波的占空比控制V2侧输出的电压幅值和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郅(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丰郅(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32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整电子喇叭驱动信号脉冲宽度的电路
 - 下一篇:钢构支撑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