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ECU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3205.3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0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致兴;吴文浩;顾红萍;徐银宽;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cu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电设备的外壳,尤其涉及一种ECU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ECU即电控单元,在汽车领域的使用十分广泛。ECU包含外壳和内部元件,其内部元件主要由电路板及线圈构成。现有的ECU外壳,通常是全密封型的,其将内部元件外间封在外壳之内,仅留下与其他外部元件相接的接口。然而在工作中,线圈上、电子元件上会产生一定热量,若长时间持续工作,则可能由于散热能力不足导致热量蓄积,对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等造成不利影响。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81040010U,公开日2011年7月6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ECU壳体,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ECU壳体,其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固定联接构成密闭空间,其中,所述ECU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平衡所述ECU壳体内外气压的气压平衡装置。与传统的ECU壳体相比,本实用新型的ECU壳体增设有用于平衡所述ECU壳体内外气压的气压平衡装置,所以能够使ECU壳体内外压强平衡,保证ECU壳体内部的电路板不被损坏。该实用新型不足之处是仍是散热能力有限,若长时间工作壳体内容易热量蓄积过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一般ECU外壳散热能力有限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散热能力较强的ECU壳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ECU壳体结构,包括用于与汽车上的ABS执行机构相连的下壳体,所述的下壳体包括设有若干线圈安装槽的主腔体、设有插针槽的侧腔体,所述的下壳体上设有若干散热透气孔,所述的散热透气孔贯通下壳体下表面。下壳体上的线圈安装槽用于安装线圈,插针槽用于与外界元件通过插针相连,电路板则可安装在壳体内。当工作时,线圈、电子元件上产热并逐渐蓄积在壳体内,此时蓄积的热量就会通过贯通下壳体下表面的散热透气孔散出,保证壳体之内热量不会过度蓄积而影响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壳体部分向上或向下凸起形成散热腔,所述的散热透气孔处于散热腔表面之上且均匀分布。散热透气孔是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最直接途径,因此热量最容易被引导向该处,而散热腔的存在能够使蓄积的热量更多更快的传递到散热孔周围,并快速与外界空气发生热交换,大大提高散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散热透气孔处在主腔体范围之内。线圈是主要的产热部件,线圈处在主腔体内,因此散热透气孔处在主腔体范围之内更利于快速散热。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壳体上设有向上凸起的限位卡扣,所述的限位卡扣包括两个相对的竖直卡柱,所述的卡柱顶端设有截面大小由下至上递增的卡头。限位卡扣用于插入电路板上的限位孔之中,保证电路板的合理定位,卡头在穿过限位孔时先并拢,待完全穿出限位孔外之后再分开,卡住电路板,电路板与线圈的位置是设计好的,通过限位卡扣可以有效合理的保证安装位置的准确,防止电路板与线圈布置或安装不合理导致散热过慢。
作为优选,所述的侧腔体周围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连接侧腔体的腔壁及下壳体上表面。加强筋能加强侧腔体的强度,维持其形状的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壳体与汽车上的ABS执行机构通过安装卡槽相连,所述的安装卡槽处于下壳体下表面,所述的下壳体在安装卡槽的外缘设有一圈强化加厚层。下壳体通过安装卡槽与汽车上的ABS执行机构连接,强化加厚层可起到加强卡槽强度,保证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壳体上表面周边设有一圈用于与ECU盖相接的胶连槽,所述的下壳体在胶连槽外缘设有一圈强化加厚层。ECU盖与下壳体通过胶连槽对接后可对胶连槽注胶使其密封连接,防止灰尘进入壳体内,避免积灰而造成散热困难,强化加厚层起到加强胶连槽结构强度,维持其正常形态的功效。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通过散热透气孔良好散热,保证电路板上的元件正常工作;(2)具有加强筋等强化结构,能充分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中:下壳体1、线圈安装槽2、主腔体3、插针槽4、侧腔体5、散热透气孔6、限位卡扣7、加强筋8、胶连槽9、安装卡槽10、强化加厚层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ECU壳体结构,包括用于与汽车上的ABS执行机构相连的下壳体1,所述的下壳体1包括设有若干线圈安装槽2的主腔体3、设有插针槽4的侧腔体5,所述的下壳体1上设有若干散热透气孔6,所述的散热透气孔6贯通下壳体1下表面。下壳体1上的线圈安装槽2用于安装线圈,插针槽4用于与外界元件通过插针相连,电路板则可安装在壳体内。当工作时,线圈、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产热并逐渐蓄积在壳体内,此时蓄积的热量就会通过贯通下壳体1下表面的散热透气孔6散出,保证壳体之内热量不会过度蓄积而影响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所述的下壳体1部分向上或向下凸起形成散热腔,所述的散热透气孔6处于散热腔表面之上且均匀分布。散热透气孔6是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最直接途径,因此热量最容易被引导向该处,而散热腔的存在能够使蓄积的热量更多更快的传递到散热孔周围,并快速与外界空气发生热交换,大大提高散热效率。所述的散热透气孔6处在主腔体3范围之内。线圈是主要的产热部件,线圈处在主腔体3内,因此散热透气孔6处在主腔体3范围之内更利于快速散热。所述的下壳体1上设有向上凸起的限位卡扣7,所述的限位卡扣7包括两个相对的竖直卡柱,所述的卡柱顶端设有截面大小由下至上递增的卡头。限位卡扣7用于插入电路板上的限位孔之中,保证电路板的合理定位,卡头在穿过限位孔时先并拢,待完全穿出限位孔外之后再分开,卡住电路板,电路板与线圈的位置是设计好的,通过限位卡扣7可以有效合理的保证安装位置的准确,防止电路板与线圈布置或安装不合理导致散热过慢。所述的侧腔体5周围设有若干加强筋8,所述的加强筋8连接侧腔体5的腔壁及下壳体1上表面。加强筋8能加强侧腔体5的强度,维持其形状的稳定。所述的下壳体1与汽车上的ABS执行机构通过安装卡槽10相连,所述的安装卡槽10处于下壳体1下表面,所述的下壳体1在安装卡槽10的外缘设有一圈强化加厚层11。下壳体1通过安装卡槽10与汽车上的ABS执行机构连接,强化加厚层11可起到加强卡槽强度,保证连接稳定性的效果。所述的下壳体1上表面周边设有一圈用于与ECU盖相接的胶连槽9,所述的下壳体1在胶连槽9外缘设有一圈强化加厚层11。ECU盖与下壳体1通过胶连槽9对接后可对胶连槽9注胶使其密封连接,防止灰尘进入壳体内,避免积灰而造成散热困难,强化加厚层11起到加强胶连槽9结构强度,维持其正常形态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3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掉角装置的机柜
- 下一篇:一种电路板及其系泊钢缆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