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万向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2490.7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2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华 |
主分类号: | F16D3/20 | 分类号: | F16D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向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的衔接技术,尤指一种万向接头。
背景技术
万向接头广泛应用在工具的衔接领域。早期的万向接头包括两联结件,二者通过一关节机构结合在一起,彼此能够相互运动,用以传递旋转动能。
传统的关节机构参照中国台湾公告第549391号新型专利案。这款关节机构披露一管状筒部套在一圆球般插入部外面,筒部沿直径方向在筒壁贯穿两隔空相望的孔,这些孔对齐一贯穿插入部中央的销孔,用一插销依序穿过孔和销孔。因为销孔中央孔径小、两端孔径大,所以插入部能够在插销上做前后、左右摆动。
但是,孔会降低筒壁结构强度;同样的,插入部构造亦遭受销孔破坏,以至于强度无法提升。其次,插销铆接于筒部绕着孔周围的筒壁,仍有受力变形的可能,导致插销脱离孔壁的限制范围,严重时会发生解体的危险。更何况,为了防止插入部在筒部里任意转动,必须添入一弹性件对插入部产生摩擦般阻力,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会延长组装工时。
此外,中国台湾证书第I348415号与第M287392号等专利案披露一些近期的关节机构,这些关节机构的共通点就是舍弃插销,改采多角的球形插入部,每一棱边位于两边邻接部位。同时,筒部里面形成多面壁,这些壁围成合乎插入部轮廓的容纳空间,两壁邻接处形成一夹角。当插入部进入筒部时,插入部的棱边对齐筒部相应的夹角,且每一边抵制筒部相应的壁,用以传递旋转动能。
由于棱边进入夹角深处,所以插入部相对筒部摆动期间,棱边容易碰触夹角两旁筒壁,造成不必要的摩擦现象,不仅损耗动能,还会影响插入部的摇摆运动。
因此,如何让关节机构顺利摆动,就成为本实用新型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深入探讨现有技术的问题,凭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的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终于成功地开发出一种改良的万向接头,以改善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除去多余的棱边材料来缩减生产成本,让关节机构能够顺利摆动,不会损耗动能。
缘于上述目的的达成,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万向接头,其包括:
一第一联结件,第一联结件有两端,该第一联结件一端突出有一插入部,插入部是多边形轮廓,该多边形轮廓的每相邻两边邻接处形成一弧面;及
一第二联结件,第二联结件有两端,该第二联结件一端形成一筒部,筒部内设有多面壁,所述的多面壁围成合乎插入部轮廓的容纳空间,每相邻两壁邻接处形成一夹角;
当插入部进入筒部时,插入部的弧面对齐筒部相应的夹角,且每一边抵制筒部相应的壁,使第一联结件能够相对第二联结件摆动,用以传递旋转动能。
尤其是,插入部的弧面取代传统的棱边,使生产成本因为除去多余的材料而缩减,让关节机构能够顺利摆动,却不碰触两旁筒壁,减少不必要的动能损耗。
所述的万向接头,其中,该第一联结件两端之间连接一颈部,该颈部的宽度小于该插入部的最大径向尺寸;
该第二联结件有一环槽,环槽陷入各壁而与筒部开口毗邻;
一扣环,该扣环嵌入环槽,扣环内径大于颈部的宽度,且扣环内径小于插入部的最大径向尺寸,阻止二联结件分开。
所述的万向接头,其中,每边区分一外曲面、一内曲面与一中间段,以外曲面衔接中间段与插入部端部之间,内曲面始于中间段且止于颈部。
所述的万向接头,其中,该第一联结件另一端是一凸部,凸部形状选自一字形、十字形、梅花形、多边形、柱形及插入部的轮廓。
所述的万向接头,其中,该第一联结件另一端是一凹部,凹部里面的容纳空间造型选自四方形、六边形、梅花形、多角形及筒部的轮廓。
所述的万向接头,其中,该第二联结件另一端是一凸部,凸部形状选自一字形、十字形、梅花形、多边形、柱形及插入部的轮廓。
所述的万向接头,其中,该第二联结件另一端是一凹部,凹部里面的容纳空间造型选自四方形、六边形、梅花形、多角形及筒部的轮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插入部进入筒部时,插入部的弧面对齐筒部相应的夹角,且每一边抵制筒部相应的壁,使第一联结件能够相对第二联结件摆动,用以传递旋转动能。插入部的弧面取代传统的棱边,使生产成本因为除去多余的材料而缩减,让关节机构能够顺利摆动,却不碰触两旁筒壁,减少不必要的动能损耗。
以下,基于附图详述相关实施例的目的、构造及特征,相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当可由的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万向接头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万向接头的组合平面图;
图3是图2关节机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华,未经张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24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