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振器示功机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1469.5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7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孔辉;崔红亮;王金珠;余五辉;梁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器 示功机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用夹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测试减振器阻尼特性的示功机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减振器是悬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性能好坏对汽车行驶的舒适性有重要的影响,示功试验是减振器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它主要测试减振器的阻尼性能,以保证使用质量。在做示功试验时,被测试减振器的上下接头均需要在示功试验台上安装并夹紧固定,减振器安装时要保证:1、竖直平面上保持垂直,以减少试验时阻尼器活塞运动与筒壁的摩擦对试验结果(压缩阻力、复原阻力)的影响;2、减振器安装的垂直位置尽可能与力传感器的中心线重合,使力传感器的测量更加准确、有效。因此减振器示功机夹具是否快速、先进,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和工厂生产效率,目前减振器示功机夹具主要以螺纹手动旋紧为主,难以实现被测减振器与力传感器中心线的对中要求,侧向力误差较大,装夹效率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快捷、同时能够较为准确测量出减振器示功特性的示功机夹具,以减少试验过程中的侧向力误差,保证减振器的对中性,提高装夹效率,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减振器示功机夹具,主要由固定底座301和夹臂305组成,所述夹臂305为两个,且结构相同,分别通过连接轴承302对称铰接在固定底座301下面,所述夹臂305设有凹槽306,驱动缸303和驱动杆307布置在凹槽306内,并通过两个旋转销308分别固定在两个夹臂305上,所述的驱动缸303上设有与夹具液压控制机构6联通的侧油口304和上油口309。
所述夹臂305底边与所述夹臂305短边的夹角为a、所述夹臂305两个边的夹角为b、所述夹臂305短边的长度为L,Rmin为所夹减振器吊耳310的最小半径,Rmax为所夹减振器吊耳310的最大半径,根据下述计算公式Rmin=L/(tan(a)+tan(90-b/2),Rmax=L×tan(b/2),计算出Rmin和Rmax。
所述旋转销308中间设有内螺纹,分别与驱动缸303和驱动杆307上的外螺纹连接。
所述驱动缸303为圆筒油缸,远离减振器吊耳310一端有侧油口304,靠近减振器吊耳310一端有上油口309,靠近上油口309一端的驱动缸303内侧有限位台311;所述驱动杆307为活塞杆,插入驱动缸303中,所述侧油口304和上油口309分别设在活塞两侧的驱动缸303上,通过侧油口304和上油口309充放油来实现轴向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减振器示功机夹具可以实现减振器运动方向和上下夹紧位置在同一竖直线上,即可实现对中性,保证减振器在做示功试验时,消除侧向力。
2、本实用新型减振器示功机夹具采用液压驱动原理,通过控制夹紧开关,使驱动缸充放油,实现夹紧、张开功能。操作时只需控制夹紧开关,方便省力,安全可靠。
3、本实用新型减振器示功机夹具通用性强,以往的夹具所夹位置是减振器吊耳的内圆位置,对不同的减振器吊耳,内圆有很大差别,需要不断更换夹具,但本夹具所夹的位置为减振器吊耳外圆部分,通过调整旋转销与驱动缸、驱动杆的位置,即可调整所夹减振器吊耳外圆的范围,以增强夹具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减振器示功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振器上下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减振器上下夹具夹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减振器上下夹具旋转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减振器上下夹具驱动缸和驱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夹具液压控制机构原理图。
图中:1.示功机主体,2.力传感器,3.减振器上夹具,4.减振器下夹具,5.控制箱,6.夹具液压控制机构,7.夹紧开关,8.电磁阀,9.单向阀,10.溢流阀,11.油泵,12.油箱;
301.固定底座,302.连接轴承,303.驱动缸,304.侧油口,305.夹臂,306.凹槽,307.驱动杆,308.旋转销,309.上油口,310.减振器吊耳,311.限位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14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