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船舶专用移动遮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1066.0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1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德祥 |
主分类号: | B60J3/02 | 分类号: | B60J3/02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30913 甘肃省白银***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船舶 专用 移动 遮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光板,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船舶专用移动遮光板。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安装于驾驶室内的遮光板,固定安装在驾驶员头部的正上方、右上方,向阳行驶时,面对阳光的直射,人们习惯的将固定的遮光板拉下,用于遮挡直射的阳光,由于光线的不同调整遮光板的角度也就不同,当遮光板拉至最下端位置时,驾驶人员的视力受到影响,可视范围逐步缩小,同时由于遮光板是固定上下调整的,不能遮挡来自于中上侧和右前方的阳光强烈直射,使得驾驶员人视力模糊,以上这两种原因都可以造成行驶中的车辆和船舶发生交通事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给人民财产造成很大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左右滑动、上下移动的车辆、船舶专用移动遮光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船舶专用移动遮光板,由滑座(1)、滑杆(2)和遮光板(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1)上设有横向滑槽(3),其槽口朝下,槽沿对称,横向滑槽(3)内设有滑杆(2),滑杆(2)在横向滑槽(3)内滑动;滑杆(2)内设有纵向滑槽(4),其槽口朝右,槽沿对称,遮光板(5)通过支架在纵向滑槽(4)内上下移动。
所述遮光板(5)的形状为正方形,边长为8-20厘米。
所述遮光板(5)的形状为圆形,直径为8-20厘米。
所述遮光板(5)和支架(6)的材质为金属或塑料材质。
所述滑座(1)材质为金属或塑料材质,其中部设有外包支架,用于安装后视镜。
所述滑杆(2)材质为金属或塑料材质,其长度为20-30厘米。
所述横向滑槽(3)和纵向滑槽(4)横断面为矩形或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车辆、船舶在向阳行驶时,可随时上下、左右移动遮光板,遮挡不同方位的阳光直射,保护驾驶人员的视力,使其处于安全的正常行驶状态。打破传统的固定板遮光模式,不影响驾驶室空间,也不影响驾驶员正常的可视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中:1-滑座,2-滑杆,3-横向滑槽,4-纵向滑槽,5-遮光板,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见图1-2,一种车辆、船舶专用移动遮光板,由滑座1、滑杆2和遮光板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1上设有横向滑槽3,其槽口朝下,槽沿对称,横向滑槽3内设有滑杆2,滑杆2在横向滑槽3内滑动;滑杆2内设有纵向滑槽4,其槽口朝右,槽沿对称,遮光板5通过支架6在纵向滑槽4内上下移动。
所述遮光板5的形状为正方形,边长为8-20厘米。
所述遮光板5的形状为圆形,直径为8-20厘米。
所述遮光板5和支架6的材质为金属或塑料材质。
所述滑座1材质为金属或塑料材质,其中部设有外包支架,用于安装后视镜。
所述滑杆2材质为金属或塑料材质,其长度为20-30厘米。
所述横向滑槽3和纵向滑槽4横断面为矩形或圆形。
配备两个与车辆或船舶上其他电器装置电源相匹配的功率低且体积小的直流电机,具有正反方向运转功能,一个给滑杆2提供动力,另一个给支架6提供动力,可安装于车辆船舶仪表盘下侧,调控按钮设置于方向盘上,便于按动调控。将滑座1固定于前挡风玻璃上方,其长度与车辆或船舶的前挡风玻璃相匹配,安装时考虑一定的角度,使遮光板5紧贴前挡风玻璃。滑杆2为空心,其端头突出,用于穿插可左右拉动的两根牵引绳,这两根牵引绳端头固定于滑杆2端头左右两侧,另两头缠绕于直流电机端头绕线盒内;另有两根牵引绳内置于纵向滑槽4两端头固定于支架6的上下两侧,另外两个端头缠绕于另一个直流电机端头绕线盒内。在直流电机的正反转动下,拉动滑杆2左右滑动,拉动遮光板5上下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德祥,未经孙德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10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