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键停电自关闭的开关及台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1013.9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1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董梁;张梅霞;方敏;金夏明;武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F21S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媛媛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键 停电 关闭 开关 台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及照明设备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单键停电自关闭的开关及具有这种开关的台灯。
背景技术
开关是用来断开和接通电路的元件,其还有预防电气火灾的功能,开关应用在各种电子设备、家用电器中。当前,大多数人使用的开关都为手动开关,即开关的断开和闭合都要人为操作,但是当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下,停电后开关不会因此而自动断开,当来电时某些电器在无人的情况下易发生事故,且电器自然待机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台灯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照明设备之一,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家庭、公司、学校、图书馆等私人或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在我国大部分学校在夜间会对学生宿舍进行断电控制,停电后有时会忘记关闭,导致次日清晨恢复供电时,台灯自动开启,所产生的亮光会影响学生的睡眠质量,同时也浪费了能源。
目前也有一些与此功能类似的专利,但是它们在复杂程度和操作难易程度上都存在不足。比如申请号为CN201220393412.2的专利《一种断电后能自动断开的开关》,其设计的结构过于复杂,难以在现实中推广;比如申请号为CN200620051790.7的专利《一种停电自动断开电路的开关及其插座》,其操作键有K1,K2两个,用户使用起来较为麻烦。
综上所述,很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在断电后能使电器回位到断开状态的开关及台灯,这样在来电的时候就不会因没有断开开关而造成能源的浪费或是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在断电的情况下,自动断电、节约能源的开关,而且其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开关的台灯。
本实用新型开关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单键停电自关闭的开关,具有开关外壳、两个电路输入端和两个电路输出端,所述电路输入端和电路输出端之间设有停电自关闭电路;所述的停电自关闭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动合型继电器、电磁继电器和电磁开关K1;第一电路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1和电阻R2作为保护电路电阻;所述电阻R2连接动合型继电器,所述电阻R1连接动合型继电器的一个控制端,所述动合型继电器的另一个控制端与电磁继电器相连,所述电磁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输出端,所述电磁开关K1一端连接动合型继电器,另一端连接第二输出端。
所述电磁开关K1的上端为带有关灯柄的开关按钮,开关按钮里面嵌有铁块,所述开关按钮的下面压有两根串联弹簧,两根弹簧的中间设有一块金属板,金属板的两端设有两个可动触点;两根弹簧的底部设有一块绝缘底板,绝缘底板的两端设有两个金属接线柱,两个金属接线柱分别与两个可动触点的位置相对,并可接触;所述绝缘底板与电磁继电器的生磁端紧密相连,所述两个金属接线柱分别与开关导线相连。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开关的台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台灯包括台灯外壳、照明电灯泡和所述开关,所述开关的两个电路输入端与电源连接,两个电路输出端与照明电灯泡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能在电路停电时有自动关闭电路,以免在来电时产生不必要的电能使用及家用电器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
2、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方便、实用性强,可大批量生产并推广;
3、单键操作,开关及台灯的使用与平常的开关及台灯用法一样;
4、无需额外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关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开关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台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停电自关闭的开关,具有开关外壳11、电路输入端1、2、电路输出端9、10,在电路输入端1、2和电路输出端9、10之间设有停电自关闭电路13。停电自关闭电路13,由电阻3、4、动合型继电器5、电磁继电器6、电磁开关K17所组成,电路输入端1分别连接普通电阻3、4作为保护电路电阻;电阻4接动合型继电器5,电阻3接动合型继电器5的一个控制端,另一个控制端与电磁继电器6相连,电磁继电器6的另一端接输出端9,电磁开关K17一端连动合型继电器5,一端连电路输出端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10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单片机的路灯控制器
- 下一篇:基于多网融合技术的无线网络传输与覆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