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校车座椅脚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0094.0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彭芳;刘纯志;曹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2/44 | 分类号: | B60N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车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辆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校车座椅脚撑。
背景技术
校车是青少年乘坐往返学校与家的运载工具。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即使年龄相似,身体高度也有很大差别,而校车通常是统一座位,座位高度一致,当青少年坐到座位上时,部分由于个头小,双脚不能落在地面上,而校车座椅上安装的两点式安全带,即两点分别在腰的两侧,仅能起到把青少年束缚在座椅上的作用。在紧急刹车或者碰撞事故中,有恒定车速的车辆忽然停止,由于惯性使座椅上的青少年上身快速前倾,此时,由于部分青少年个子小,脚不能碰到地面,因此脚不能提供一定的抓地力,而两点式安全带又不能控制上半身的移动,会使得座椅上青少年的身体移动是以腰为中轴的旋转运动,使得青少年的精神处在惊吓之中,如果当青少年的头部碰到前排座椅的背后,则会对脑部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借助现有的脚撑,将其安装在座椅下方,一般包括脚撑板、基座,脚撑板与基座通过杆件连接,脚撑板与地面垂直,而这种结构对于不同身高的青少年来说,部分青少年依然不能接触到脚撑板,仍然存在无法提供抓地力,产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青少年校车座椅在行驶或发生碰撞时,两点式安全带以及双脚没有抓地力等因素使得座椅上青少年以腰为中轴旋转而造成安全隐患,提供了一种能为双脚提供抓地力来支撑身体,避免身体剧烈前倾的校车座椅脚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校车座椅脚撑,包括脚撑板、基座,脚撑板的两端与基座通过Z形杆件连接,Z形杆件与基座连接的一端设有带缺角的定位螺旋卡,定位螺旋卡中心通过固定栓活动连接于基座中部,基座中部与定位螺旋卡缺角处的相应位置上设有限位柱,基座上部内侧纵向设有两个凸起,两个凸起之间呈纵向凹槽状。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校车座椅脚撑,Z形杆件与基座连接的一端设有带缺角的定位螺旋卡,定位螺旋卡可以为扇形金属片或者带有缺角的多边形金属片,定位螺旋卡中心通过固定栓活动连接于基座中部,基座中部与定位螺旋卡缺角的相应位置上设有限位柱,定位螺旋卡可围绕固定栓转动,同时带动Z形杆件连同脚撑板转动,当定位螺旋卡的缺角一端转动至限位柱时,限位柱限制了其继续转动,起到定位作用,在给予脚撑板作用力时,限位柱则予以相反的作用力,给予座椅上的青少年脚部的抓地力,基座上部内侧纵向设有两个凸起,两个凸起之间形成纵向凹槽,当脚撑板收起时,Z形杆件可限制在纵向凹槽内,防止掉落。
进一步,所述的定位螺旋卡的缺角为120°-180°之间。使得脚撑板在打开状态时,高度处于适当的位置,满足不同身高青少年脚离地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的两个凸起之间形成的纵向凹槽是平滑过渡。平滑过渡的凹槽固定Z形杆件,使得Z形杆件在用力的情况下滑过两个凸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校车座椅脚撑实施例脚撑板收起时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内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校车座椅脚撑实施例脚撑板打开时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内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校车座椅脚撑,包括脚撑板3、基座1,脚撑板3的两端与基座1通过Z形杆件4连接,其中,Z形杆件4的与基座1连接的一端设有带缺角的定位螺旋卡6,定位螺旋卡6中心通过固定栓5活动连接于基座1中部,基座1中部与定位螺旋卡6缺角的相应位置上设有限位柱7,基座1上部内侧纵向设有两个凸起2,两个凸起2之间呈纵向凹槽8状;定位螺旋卡6的缺角为120°-180°之间;纵向凹槽8为平滑过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座1固定在座椅下方的校车底板上,定位螺旋卡6为扇形,缺角150°,当青少年坐在座椅上时,安全带固定腰部,拉动Z形杆件4使其滑过凸起2,定位螺旋卡6围绕固定栓5转动,将脚撑板3打开,定位螺旋卡6的缺角一端卡在限位柱7上,使脚撑板3限制在一定高度,青少年双脚放在脚撑板3上,此时,如果车辆紧急刹车或者发生碰撞时,双脚借助脚撑板3与脚的摩擦力,给予足够的抓地力,从而青少年可自己控制身体,防止前倾造成危险,当坐在座椅上双脚能落地或者不需要脚撑时,将脚撑板3向上拉动,使Z形杆件4滑过凸起2,落入纵向凹槽8内,将脚撑板3收起。
当然,如果定位螺旋卡6的缺角设为120°、130°、140°、160°、170、180°或其他在120°-180°之间的任意数据,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0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 下一篇: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